2014届贵州黔东南地区九年级模拟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990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4/22

1.综合题(共4题)

1.
读图说史(8分)

图1孔子 图2丝绸之路上的商队    图3四大发明
阅读上面三幅图文后,回答问题
(1)图1孔子创立的学派是什么?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2)图2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丝绸之路开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的关系?(2分)
(3)图3中哪一项发明引起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哪两项发明对促进人类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3分)
(4)结合以上信息,请你从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这个角度谈一句话体会(1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09年(1840-1949)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经历无数的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材料二: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历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1)“1840-1949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1分)材料一中1900年“西方列强的野蛮”指的是西方列强在1900年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1分)
(2)江泽民所说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3分)
(3)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是哪三位?请简要说明他们中某一位的历史功绩。(5分)
3.
探寻历史,走向未来!(12分)
材料一:昔同治(1862~1874)初年,德相毕士麻克(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政治制度),归而行之(回国后实行);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价格的高低),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引自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材料二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其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5年8月上旬,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先后总计有30万人丧生。
材料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一篇咨文,宣称:世界已分为“自由制度”和“集权政制”两个阵营。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材料四:20世纪50年代,世界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在亚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越南先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这一时期,美国在亚洲发动了一场战争
(1)材料一德相毕士麻克的话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日本和中国分别在进行一场什么运动?运动的共同点都是向西方学习,但学习的重点有什么不同?(4分)
(2)材料三中的“自由制度”和“极权制度”阵营分别指材料四的什么内容?这两大阵营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3分)
(3)材料四中“美国在亚洲发动了一场战争”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对日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4)两极格局解体后中美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影响中美两国关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国家)可以怎么做?(3分)
4.
2012年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四十周年,某次“中国外交风云”图片展,请你将选出的三幅图片解说词填写完整。(6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1954年,中国总理 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倡导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分)
(2)图二:1955年,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参加     ,提出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分)
(3)图三:1972年,美国总统 访问中国,中美双方签署 ,中美两国结束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2分)

2.选择题(共12题)

5.小郭热衷于植树造林,他说这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其理由是(    )
6.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交往中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戚继光抗倭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7.已知F1、F2分别是双曲线 {#mathml#}x2a2{#/mathml#} ﹣ {#mathml#}y2b2{#/mathml#} =1(a>0,b>0)的左、右焦点,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OF1为半径的圆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则当△PF1F2的面积等于a2时,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8.已知F1、F2分别是双曲线 {#mathml#}x2a2{#/mathml#} ﹣ {#mathml#}y2b2{#/mathml#} =1(a>0,b>0)的左、右焦点,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OF1为半径的圆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则当△PF1F2的面积等于a2时,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9.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请选择符合历史发展线索的一项是
①甲午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②中华民国成立收回台湾
③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④解放战争胜利蒋介石败逃台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组织的形成是(  )的结果。
11.组织的形成是(  )的结果。
12.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耀下,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主要气体是(    )
13.
大革命失败后,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l978年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    )
A.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D.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4.
耕者有其田,以安身立命,凝聚着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的热望。1950年,开始了触及“农之根本”,乃至“国之根本”的大动作。这里的“动作”是指
A.土地改革开始
B.“大跃进”开始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
D.人民公社化开始
15.我国很多地区出现过沙尘天气,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16.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的结果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3.填空题(共2题)

17.
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5分)
(1)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2)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
(3)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4)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
(5)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
18.
改革,是机遇,更是挑战,它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4分)
(1)日本历史上改变其社会性质的两次改革-------(     )
(2)俄国走向近代的转折-------(   )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    )
(4)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