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重庆市江津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954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9/1

1.综合题(共3题)

1.
科技改变世界。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一:中国篇
(1)北宋时期哪项科技发明,为欧州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探究二:欧美篇
(2)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到来,标志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中,为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提供动力是什么?
(4)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什么?请你谈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材料三:“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摘自人民网
(1)材料一提及的是哪件史实?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罗刹”是指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4)综合材料回答,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何种尝试?通过这些尝试而逐步形成的农村的改革制度叫什么?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历史证明,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血与火的灾难。
回答:
(1)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签订的什么协定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顶点?
(2)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走向团结的标志是什么?
(3)在二战中,摧毁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指什么?
(4)七七事变后,重庆成为日本空袭的主要目标。1941年,因日机轰炸致众多重庆市民惨死于隧道中,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什么惨案?
(5)请任举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作打击法西斯的一例史实?

2.判断题(共1题)

4.
阅读材料,根据内容进行判断。
名称
时间
主张
影响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学习西方的科技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
1898年
实行君主立宪制
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爱国救亡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辛亥革命
1911年
走民主共和制
辛亥革命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下面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卷对应题号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卷对应题号涂“B”;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卷对应题号涂“C”。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科技。

3.选择题(共13题)

5.
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及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应推荐阅读( )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D.《本草纲目》
6.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早在1684年清政府就设置了台湾府,当时台湾隶属于( )
A.广东省 B.浙江省
C.海南省 D.福建省
7.
下列哪些是明朝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
①建立厂卫制度  ②建立军机处
③实行八股取士 ④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④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8.
重庆正式开埠的标志是( )
A.1890年3月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
B.1890年7月好博逊被任命为重庆海关税务司
C.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在朝天门开关征税
D.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9.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材料表明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
A.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B.国共两党合作抗战
C.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D.全国人民团结抗战
10.
下列人物曾担任重庆市第一任市长的是( )
A.AB.BC.CD.D
11.
四川的第一家报纸—《渝报》的创办人是( )
A.邹容 B.宋育仁
C.李耀庭D.杨沧白
12.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最能体现这次巨变特点的是( )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B.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的确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外交政策发生巨大的转折
13.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她”指的是( )
A.雅典B.罗马
C.埃及D.马其顿
14.
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A.金字塔B.甲骨文
C.种姓制度D.《汉谟拉比法典》
15.
7世界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B.亚历山大帝国
C.法兰克王国D.日本
16.
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兴”的含义是指(  )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神学文化的复兴
17.
历史告诉我们,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社会的主宰力量,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14-16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邪说”是( )
A.人文主义思想B.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C.“民主”“共和” 思想 D.自由、民主、博爱思想

4.填空题(共1题)

18.
根据《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图填出与下列国家的成就对应的英文字母代码。
A.发明阿拉伯数字的国家
B.修建法老陵墓的国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