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材料三:“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摘自人民网
(1)材料一提及的是哪件史实?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罗刹”是指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4)综合材料回答,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何种尝试?通过这些尝试而逐步形成的农村的改革制度叫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4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8-31 06:12: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