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国告别了过去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正以崭新的面貌融入世界。
(山河悲愤)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0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0年前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并彻底毁灭了它”;110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1)材料中“170年前”、“150年前”、“110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3分)有人认为中国遭受巨大的民族耻辱是历史的必然,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2分)
(抗争探索)如图

(2)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上述图片,分别说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3分)
①“自我疗伤” _____________
②“温药慢治” _____________
③“猛药重治” _____________
(外交历程)(3)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了三次建交高峰。尤其是72年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形成第二次建交高峰。请指出1972年新中国外交的特点及其原因。(2分)
(走向世界)(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请你完成下列任务:(4分)老师给你四个词: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用这四个词写一小段话说明上述观点。(要求:包括以上四个词,表述顺畅,符合逻辑,100字以内)
(山河悲愤)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0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0年前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并彻底毁灭了它”;110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1)材料中“170年前”、“150年前”、“110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3分)有人认为中国遭受巨大的民族耻辱是历史的必然,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2分)
(抗争探索)如图

(2)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上述图片,分别说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3分)
①“自我疗伤” _____________
②“温药慢治” _____________
③“猛药重治” _____________
(外交历程)(3)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了三次建交高峰。尤其是72年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形成第二次建交高峰。请指出1972年新中国外交的特点及其原因。(2分)
(走向世界)(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请你完成下列任务:(4分)老师给你四个词: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用这四个词写一小段话说明上述观点。(要求:包括以上四个词,表述顺畅,符合逻辑,100字以内)
2.
珍爱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构建和谐世界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和目标。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危机交织在一起。世界大战的惨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
(1)20世纪上半期的“革命”和“危机”分别指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999年,以美国为首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对南联盟发动了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2)科索沃战争爆发后为什么遭到国际社会的批评?它对世界格局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2010年11月23日韩国一侧的延坪岛海域遭受朝鲜炮弹袭击,韩国军方进行了回击。朝鲜半岛局势再次引起世界人民的关注……2011年伊始,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政坛出现动荡,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最大一次撤侨达到3.3万人的规模,从中国动用的国际力量来看,利比亚周边的国家对中国公民的撤离给予相应的帮助。
(3)你认为当今构建“和谐世界”的障碍有哪些?我国对于朝核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顺利撤侨的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把握怎样的原则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危机交织在一起。世界大战的惨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
(1)20世纪上半期的“革命”和“危机”分别指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999年,以美国为首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对南联盟发动了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2)科索沃战争爆发后为什么遭到国际社会的批评?它对世界格局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2010年11月23日韩国一侧的延坪岛海域遭受朝鲜炮弹袭击,韩国军方进行了回击。朝鲜半岛局势再次引起世界人民的关注……2011年伊始,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政坛出现动荡,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最大一次撤侨达到3.3万人的规模,从中国动用的国际力量来看,利比亚周边的国家对中国公民的撤离给予相应的帮助。
(3)你认为当今构建“和谐世界”的障碍有哪些?我国对于朝核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顺利撤侨的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把握怎样的原则
2.判断题- (共2题)
3.
下面是小明同学归纳的“2012年周年大事”的一个片段,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2年,“苏维埃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1942年1月1日,《北大西洋公约》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错误一:
改正:
错误二:
改正:
错误三:
改正:
错误一:
改正:
错误二:
改正:
错误三:
改正:
4.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被马克思成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法国的《人权宣言》。
()1921年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被马克思成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法国的《人权宣言》。
()1921年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选择题- (共10题)
5.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6.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7.
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关于行省制度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8.
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竞争中站得住脚的重要基石,中国在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的探索依次经历了
①洋务运动初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②第一所国家创办的京师大学堂
③1905年废除科举制 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①洋务运动初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②第一所国家创办的京师大学堂
③1905年废除科举制 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9.
大陆熊猫“团团”“圆圆”现在已成为台湾人民的“开心果”。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C.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D.全国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
14.
“它引发了人们脑子里的一场地震,它改变了人们的世界,它打败了无敌的神,它开始使人们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材料中的它是指
A.《物种起源》 |
B.《战争与和平》 |
C.《英雄交响曲》 |
D.《美国的悲剧》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2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