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8017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日军伤亡
战果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10月
歼灭日军近2万人
日军回到战前态势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9月—10月
歼灭日军8千多人
日军退兵,双方恢复到战前状态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1942年1月
歼灭日军近5万人
日军司令部从岳阳撤回武汉,恢复战前状态
 

——摘编自梁小进《长沙会战的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长沙会战开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三次长沙会战的历史意义。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和中国战略发展任务的转变,从建国之初沿袭而至的司法观念、审判制度、管理体制等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司法改革势在必然,主要发生了以下事件:1988年11月,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黑龙江、浙江、福建、内蒙古四省区实行在觉的领导下法院干部以上级法院管理为主的体制改革试点;199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公布了《人民法院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内容主要涉及审判方式改革、审判组织改革、法官管理体制改革、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等内容。这个阶段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刚开始审慎分析中国司法的现状,并尝试探讨本土资源、国际资源和当代国情结合的可能性。

——摘编自单忠献《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及向度分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司法改革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司法改革的历史意义。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整个19世纪70年代,洋行牢牢地控制着中国生丝出口的定价权,在洋行的压迫下,生丝价格每况愈下,十年中已跌去了一半,江浙一带的丝农们苦不堪言,当地的丝商们惨淡经营,高额利润尽被洋行鯨吞。胡雪岩敏锐捕捉到洋行的死穴——难以控制生丝的生产源头。他在江浙育蚕村镇四处采购,到1882年夏天,共囤积了近2万包生丝,占全部货源的1/3。为彻底控制价格,他力邀丝业同行组成生丝价格同盟,坚持高价出售,试图一举拿下生丝定价权。怡和洋行请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出面斡旋,胡雪岩拒绝了赫德提出的合伙办丝厂的条件。就在这时,欧洲的蚕丝丰收,中国本土丝价大跌,几家大的丝行破产。胡雪岩试图邀集丝商将来年的新丝再次收进,以迫使洋行屈服,结果无人响应。北洋干将盛宣怀联合买办席正甫,利用汇丰银行在上海制造貨币供应短缺,丝价直线下跌。1883年12月1日胡雪岩资金链断裂,他在各地经营的阜康分号同时倒闭。最终,生丝被怡和洋行抄了个大底。

——摘编自宋鸿兵《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雪岩生丝经营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胡雪岩生丝经营失败给你的启示。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有悠久的法治传统。现代学者们把这种法治称之为中华法系。从汉朝董仲舒儒学“以礼入法”开始,经过魏晋南北朝郑玄等经学大师的注解与系统化,唐朝《唐律疏议》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法系日趋完善。宋朝时,理学家们增加了族规、乡约教化的内容。清朝的法典基本沿袭《大明律》,在传統礼法秩序、尊卑亲疏的原则上,强调“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并据此制定了《大清律例》。但是清朝乡约的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的《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原本由宋朝以来儒学人士发起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1902年4月,慈禧懿旨“着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8月28日,中英通商行船条约画押:“中国深欲整顿本国律例,以期与各国律例改同一律”。此后,《大清律例》停止,师法欧美成为中国法的新传统。

——摘编自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法治的特征。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902年清朝法治改革的原因。

2.单选题(共9题)

5.
罗马共和国向帝制转变过程中,大多数罗马人主动选择放弃政治自由,强调私有财产的罗马法也不断得到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此时期罗马
A.公民对安全富足的渴望
B.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得到缓和
C.社会治理状况日趋恶化
D.法律重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6.
1937年8月,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就开展两党合作展开谈判,谈判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进展比较顺利。这
A.说明了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B.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
C.有利于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D.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
7.
下表反映了晚清同治年间地方督抚满汉比例的变化
年份
满汉总督比例
满汉巡抚比例
1860
5:5
6:9
1861
5:5
4:11
1862
4:6
2:13
1863
3:7
l:14
1864
2:8
0:15
1865
1:9
0:15
 
据此可以推知
A.督抚比例变化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B.晚清地方行政体制发生了重大改变
C.晚清中央集权制度已面临严重危机
D.汉族地主官僚逐渐主导了内政外交
8.
据统计,1960年中国25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的,1960年中国的工科毕业生大约是美国的75%。这一现象
A.受到大跃进运动的深刻影响
B.反映了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不均衡
C.适应了我国工业化建设需要
D.说明中国高校已经接近了世界水平
9.
据统计,英格兰1816年煤炭产量达到1600万吨,1846年达到4400万吨。与之类比,法国1820年是100万吨,1846年是500万吨。这种反差说明
A.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B.两国都在开展工业化
C.法国经济浓厚的重农传统
D.法国的工业水平较低
10.
从清乾隆年间开始,钱庄不再只是单纯兑换钱文与银两,已发展为信用机构,从事存放款和货币借贷,以至汇兑。这反映了当时
A.金融机构的现代化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D.社会经济的繁荣局面
11.
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的这一年,比利时医学家、解剖学家维萨留斯出版了《人体结构》一书。下图为书中的经典插图,由此可知当时
A.人体解剖知识得到广泛传播
B.近代科学方法影响医学发展
C.天文学推动近代医学的发展
D.天主教会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12.
恩格斯在评价某一近代历史事件时说:“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剩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3.
五四运动以后,湖南新民学会的宗旨被修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1920年8月,学会“以俄国事情急待研究”,希望借鉴俄国革命经验来改造中国社会,开辟一个“黄金时代”。这说明当时
A.“以俄为师”已经成为共识
B.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日益扩大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D.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