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整个19世纪70年代,洋行牢牢地控制着中国生丝出口的定价权,在洋行的压迫下,生丝价格每况愈下,十年中已跌去了一半,江浙一带的丝农们苦不堪言,当地的丝商们惨淡经营,高额利润尽被洋行鯨吞。胡雪岩敏锐捕捉到洋行的死穴——难以控制生丝的生产源头。他在江浙育蚕村镇四处采购,到1882年夏天,共囤积了近2万包生丝,占全部货源的1/3。为彻底控制价格,他力邀丝业同行组成生丝价格同盟,坚持高价出售,试图一举拿下生丝定价权。怡和洋行请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出面斡旋,胡雪岩拒绝了赫德提出的合伙办丝厂的条件。就在这时,欧洲的蚕丝丰收,中国本土丝价大跌,几家大的丝行破产。胡雪岩试图邀集丝商将来年的新丝再次收进,以迫使洋行屈服,结果无人响应。北洋干将盛宣怀联合买办席正甫,利用汇丰银行在上海制造貨币供应短缺,丝价直线下跌。1883年12月1日胡雪岩资金链断裂,他在各地经营的阜康分号同时倒闭。最终,生丝被怡和洋行抄了个大底。
——摘编自宋鸿兵《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雪岩生丝经营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胡雪岩生丝经营失败给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