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广东惠州惠城区十二校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772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5/3

1.综合题(共2题)

1.
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回答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历史作用?(4分)
(2)结合材料二分别回答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的重大贡献(6分)
(3)结合两个材料的史实回答:中华民族曲折的复兴之路证明了什么?(2分)你从中有何感悟?(1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2分
“材料一   2011年美、英、法西方三国从海空两路重击利比亚,利比亚方面指责西方三国的“殖民侵略”,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对多国部队军事打击利比亚深表遗憾。中方希望利比亚局势尽快恢复稳定,避免武装冲突升级造成更多的平民伤亡。
材料二  ***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名共和国全体人民的唯一合法的政府。凡愿意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材料一中利比亚的事件反映出美国一贯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1分)美国的这种对外政策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除此之外,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还有那些?(2分)
(2)材料一中提到的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你知道联合国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中决定建立的吗?(1分)
(3)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中国奉行的是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
(4)材料一中提到的北约是二战后西方国家遏制共产主义运动“冷战“时的产物,你知道“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吗(4分)
(5)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积极准备军事干涉叙利亚,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叙利亚问题?(2分)

2.选择题(共17题)

3.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始于汉代中后期,完成于
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
4.

“赵爽弦图”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其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2和4,则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

5.

“赵爽弦图”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其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2和4,则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

6.
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爆发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马关条约》签订D.《辛丑条约》签订
7.

图1为一个长方体,AD=AB=10,AE=6,M,N为所在棱的中点,图2为图1的表面展开图,则图2中MN的长度为(  )

8.
有学者认为,晚清的儒学第二次危机就其发生而言,仍然是产生于中国文化内部的危机。它“表现出一种激烈的反传统倾向。”这次危机是(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9.

如图,Rt△OAB的直角边OA长为2,直角边AB长为1,OA在数轴上,在OB上截取BC=BA,以原点O为圆心,OC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P,则OP中点对应的实数是(  )

10.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1.
学者张益民认为,1927年的挫折,迫使中共领导人重新探讨社会改造的根本道路,中共对农业中国及其革命道路才有了真正的认识。这种认识及行动方向的转变是(  )
A.农民运动到城市暴动B.乡村到城市C.反蒋到联蒋D.城市到乡村
12.
下列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有
①台儿庄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淮海战役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⑤
13.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体积 g/cm3(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blank#}1{#/blank#}  

4

松木2

10

20

0.5

(1)将上表填写完整.

(2)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blank#}2{#/blank#} .

(3)从表格中发现: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blank#}3{#/blank#} ,不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blank#}4{#/blank#} 

14.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体积 g/cm3(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blank#}1{#/blank#}  

4

松木2

10

20

0.5

(1)将上表填写完整.

(2)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blank#}2{#/blank#} .

(3)从表格中发现: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blank#}3{#/blank#} ,不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blank#}4{#/blank#} 

15.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们积极探索农村发展之路,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的新道路是
A.土地革命B.农村合作化
C.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

张鹏家买了一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食用油的密度{#blank#}1{#/blank#}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用油的密度是0.8×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blank#}2{#/blank#} 

17.

张鹏家买了一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食用油的密度{#blank#}1{#/blank#}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用油的密度是0.8×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blank#}2{#/blank#} 

18.

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9.
十六世纪,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变,使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欧洲主要商路发生转移的主要原因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