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768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6/26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7分)
(图示解析)如图
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1)上图中①②处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应填写的地点是分别是①___________② 。(2分)
(图片赏析)如图,中国古代有许多举世闻名的创造,享誉世界。

(2)以上发明中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有利的航海技术条件的是 (填写字母)?(1分)
(史料分析)
材料一:宋代习惯上把外国人称为“蕃客”,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蕃市”、“蕃坊”和“蕃学”,并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材料二:如图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材料二反映了明朝中外关系史中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2分)
(历史感悟)
(5)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个角度谈谈体会。(1分)
2.
对统治者来说,顺应历史潮流,因时而变是明智之举。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当中国和日本都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后,同样是30年,日本人用30年的时间成为东亚第一强国,中国人用30年的时间证明了必须改变国家制度。
材料二: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是绝不肯放弃点滴权力的,他们远没有英国的统治者那样明智,总是从不知道妥协,因而丧失掉了许多历史的机遇。 
——雷颐《被延误的现代化)》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请回答: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同样是30年”时间,中国和日本各自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根据材料二,英国的统治者善于“妥协”(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的结果是什么?20世纪初的哪一事件使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失去了权力?(2分)
(3)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开始于哪一事件?从此中国走上了什么正确的建设道路?(2分)
(4)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哪些启示?(1分)

2.选择题(共23题)

3.

有个孩子去池塘摸鱼。他父亲叮嘱他:“摸鱼时不要弄出声,否则,鱼会吓得往水深处跑,就捉不到鱼了。”孩子刚开始摸鱼时缩手缩脚,一条也没逮到。后来,他突发奇想,先在池塘中央挖个深水坑,再向池塘四周扔石子,鱼就会跑进深坑。他用这个办法竟捉到了半桶鱼。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4.
三(5)班学生对中国古代三个大一统时期(秦汉、隋唐、元明清)进行研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秦朝首创中央集权制B.隋唐创立并完善科举制
C.元朝建立行省制D.清朝废除宰相制度
5.
1895年甲午战争后,一名英国人来到中国,他在中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A.在杭州开办一家纺纱厂B.在香港岛上建一座医院
C.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任外交官D.乘坐军舰到重庆观光
6.

早期的电灯,在使用不久后灯泡内部会发黑。开始人们认为是其中的空气引起的,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定在尽可能地把灯泡内部抽成真空,可是发黑的问题依然存在。后来,米尔兰博士提出向灯泡内充入某种气体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实验,最后确定用氩气替代真空,终于解决了灯泡发黑的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②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③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螺旋式的上升 ④突破思维定式和自然规律的制约能够推动事物发展

7.
李鸿章认为:“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时有识之士的行动是
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②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③创办福州船政局④创办汉阳铁厂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③D.②③④
8.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它的首义之地在湖北武昌
C.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它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9.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因为(      )

 ①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从阅读中得到     ②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可以增长才干

 ③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④学习是成才的阶梯

10.
下列地点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不正确的是
A.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走向农村的标志
C.遵义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见证
D.南京见证了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垮台
11.
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序号
事 件
时 间
影 响
A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B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
反映了日军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C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天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D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开始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A.AB.BC.CD.D
12.
1954年,***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确立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13.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下列行为有利于培养学习能力的是(       )

①培养自己的耐心,集中精力学好知识                                                ②勤学好问,遇到难题首先多方请教

③善于总结在学习中的一些经验,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④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14.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下列行为有利于培养学习能力的是(       )

①培养自己的耐心,集中精力学好知识                                                ②勤学好问,遇到难题首先多方请教

③善于总结在学习中的一些经验,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④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15.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30年超英国,50年超美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对该口号出现的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对我国的国情认识不清B.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C.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D.中共八大的指引
16.

卢梭认为,伟大的人能看出自己超过别人的地方,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就越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说明正确认识自我需要(     )    

17.
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贡献的连线搭配,不正确的是
A.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郑成功——收复台湾,对亚洲其他国家起到间接保护作用
C.穆罕默德——创立基督教,宣扬对人类的博爱
D.莱特兄弟——成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18.

“再生”的意思是{#blank#}1{#/blank#},“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blank#}2{#/blank#},“本来”强调了{#blank#}3{#/blank#}。

19.

“再生”的意思是{#blank#}1{#/blank#},“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blank#}2{#/blank#},“本来”强调了{#blank#}3{#/blank#}。

20.

“再生”的意思是{#blank#}1{#/blank#},“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blank#}2{#/blank#},“本来”强调了{#blank#}3{#/blank#}。

21.
2012年夏天,对英国来说是值得骄傲的时刻。不仅要举办英国首相所承诺的史上最佳的奥运会,还要庆祝女王陛下登基60周年。伊丽莎白二世在位的60年只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民法典》
22.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男人帮》中顾小白说:“1776年7月4日,在地球的某一处地方,出台了一份被绝大多数的人认可并推崇的作文。作文当中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材料中的“作文”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3.

质量为m的汽车,其发动机额定功率为P.当它开上一个倾角为θ的斜坡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力的k倍,则车的最大速度为(   )

24.
“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忧心忡忡地说:‘今后的任何拖延都会有害于国家。’亚历山大二世的惊惶和敦促,才使起草工作得以加快进行,草案终于抛了出来。这天是1861年3月3日。”这个“草案”是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B.《独立宣言》
C.废除农奴制的法令D.《权利法案》
25.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B.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D.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