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2题)
1.
⑴东汉末年,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改正:
⑵隋朝时期开通的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改正:
⑶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出现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改正:
改正:
⑵隋朝时期开通的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改正:
⑶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出现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改正:
2.
小敏观看了《大国崛起》后尝试着撰写了一段有关英国的解说词。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英国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后逐渐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1859年残酷镇压了委内瑞拉人民大起义。20世纪初英国同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一战后英国实力遭到削弱,通过巴黎和会等国际会议,同列强一起构建了雅尔塔体系。
⑴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国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后逐渐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1859年残酷镇压了委内瑞拉人民大起义。20世纪初英国同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一战后英国实力遭到削弱,通过巴黎和会等国际会议,同列强一起构建了雅尔塔体系。
⑴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3题)
3.
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⑴请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
材料二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⑵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学习“西洋近代文明”的主张有哪些?
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
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⑴请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
材料二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⑵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学习“西洋近代文明”的主张有哪些?
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
4.
1960年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与***主席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发展走向问题开展了一段对话。对话中的“蒙哥马利之问”饶有兴趣、发人沉思。请根据对话,完成探究问题。
(历史之感)
蒙: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想问一下主席:中国大概需要50年,一切事情就办得差不多了……到那时候,你看中国的前途将会怎样?
毛:你的看法是,那时候我们会侵略,是不是?
蒙:我觉得,当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以后,它应该很小心,不进行侵略。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
⑴“蒙哥马利之问”反映了西方人内心深处的一种什么“历史逻辑”?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美国为例说明。
(释疑解惑)
毛:要向外侵略,就会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
——以上材料摘编自2010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⑵***的回答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哪一外交原则是一致的?
⑶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论从史出)
⑷日益富强的中国为什么不会出现“蒙哥马利之问”所反映的“历史逻辑”?
(历史之感)
蒙: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想问一下主席:中国大概需要50年,一切事情就办得差不多了……到那时候,你看中国的前途将会怎样?
毛:你的看法是,那时候我们会侵略,是不是?
蒙:我觉得,当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以后,它应该很小心,不进行侵略。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
⑴“蒙哥马利之问”反映了西方人内心深处的一种什么“历史逻辑”?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美国为例说明。
(释疑解惑)
毛:要向外侵略,就会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
——以上材料摘编自2010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⑵***的回答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哪一外交原则是一致的?
![]() | ![]() |
图7:中国富强神八飞天 | 图8: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
⑶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论从史出)
⑷日益富强的中国为什么不会出现“蒙哥马利之问”所反映的“历史逻辑”?
5.
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野蛮而强大的国家所灭。”某班根据此以古希腊为例,开展了一场以“文明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吗?”为主题的讨论会。请你补充资料,参与讨论。
(以史为证)
⑴小刚在收集资料时发现:在_________________当政期间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最高权力机构是_____________。后来希腊因城邦体制衰落而被北方兴起的__________所灭。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文化对外传播开来。
(史论结合)
材料一我们都是希腊人。 ——英国近代诗人雪莱
材料二
⑵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希腊文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读史明智)
⑶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希腊文明的传播和影响说明了什么?
(以史为证)
⑴小刚在收集资料时发现:在_________________当政期间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最高权力机构是_____________。后来希腊因城邦体制衰落而被北方兴起的__________所灭。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文化对外传播开来。
(史论结合)
材料一我们都是希腊人。 ——英国近代诗人雪莱
材料二
![]() | ![]() |
图5:美国国会开会场景 | 图6:2012年伦敦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 |
⑵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希腊文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读史明智)
⑶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希腊文明的传播和影响说明了什么?
3.列举题- (共2题)
6.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⑴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______________开办;
同年,创办安庆的______________,开创了安徽近代教育之先河。
⑵1986年,_________________的颁布,推动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⑴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______________开办;
同年,创办安庆的______________,开创了安徽近代教育之先河。
⑵1986年,_________________的颁布,推动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7.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达成共识。
⑴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的______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⑵1942年,____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⑶2001年,_____________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通过《上海共识》。
⑴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的______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⑵1942年,____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⑶2001年,_____________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通过《上海共识》。
4.选择题- (共20题)
8.
生活与历史
Tony是一位对中国古代史极为感兴趣的美国中学生,当她学习了中国先秦历史后产生了一个疑惑:中国先秦史的舞台上春秋战国思想家学说知多少?就此她向你发了个E——mail,希望你能解开她的疑惑。
9.
生活与历史
Tony是一位对中国古代史极为感兴趣的美国中学生,当她学习了中国先秦历史后产生了一个疑惑:中国先秦史的舞台上春秋战国思想家学说知多少?就此她向你发了个E——mail,希望你能解开她的疑惑。
10.
生活与历史
Tony是一位对中国古代史极为感兴趣的美国中学生,当她学习了中国先秦历史后产生了一个疑惑:中国先秦史的舞台上春秋战国思想家学说知多少?就此她向你发了个E——mail,希望你能解开她的疑惑。
11.
生活与历史
Tony是一位对中国古代史极为感兴趣的美国中学生,当她学习了中国先秦历史后产生了一个疑惑:中国先秦史的舞台上春秋战国思想家学说知多少?就此她向你发了个E——mail,希望你能解开她的疑惑。
21.
对表1解读正确的是
表1: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表1: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产量 年份 | 粮食(百万吨) | 棉花(百万吨) | 煤(亿吨) | 钢(百万吨) |
1952 | 163.42 | 1.30 | 0.66 | 1.35 |
1957 | 195.05 | 1.64 | 1.31 | 5.35 |
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
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
C.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
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综合题:(3道)
列举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