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云南曲靖卷)历史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753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4/8/26

1.综合题(共1题)

1.
近代世界,工业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可以这么说,没有它,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它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是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它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19世纪的英国在经济方面如何“引领了当时的世界潮流”?(1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回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2分)
材料四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存在着什么问题?(2分)为此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5)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化建设的两项成就。(2分)
(6)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看待工业化与国家富强的关系?(2分)

2.简答题(共1题)

2.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惨烈,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给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留下了许多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有人认为没有这一事件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知识给予驳斥。(2分)
(2)材料一中图二所示的漫画,形象地反映了哪一次国际会议?(1分)这次会议造成了什么恶劣的影响?(2分)
材料二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平民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请想一想,将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到中东。
——据百度文库资料改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分)
材料三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中、英、美、苏、法为首的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4)根据材料一中图三及材料三,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展的进步潮流是什么?(1分)
(5)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你认为怎样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2分)

3.选择题(共34题)

3.
余秋雨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其向往的理由是( )
①废除宰相,专制顶峰 ②消灭割据,结束分裂
③科技领先,宋词兴盛 ④经济繁荣,重心南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某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涉及甲、乙、丙和丁四种物质,它们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序号

反应前质量/g

68

10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37

128

5.
正在筹拍的《建元风云》大戏,浓墨重彩歌颂忽必烈。下列不属于忽必烈所为的是(   )
A.设立澎湖巡检司B.下令开凿和疏浚大运河
C.实行行省制度D.建立蒙古国
6.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7.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8.
有人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
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
9.科研中的化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世界上最黑的物质“超级黑”,它是用比头发丝细一万倍的碳纳米管制造的碳单质,其传导热的效率为铜的7倍,坚固程度为钢的10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
近代的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每周评论》传播的新思想是(   )
A.三民主义B.民主与科学C.维新变法思想D.马克思主义
11.实验中的化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某同学进行实验后,得知:

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    ②Z+H2SO4(稀)=ZSO4+H2↑  ③X+2YNO3=2Y+X(NO3)2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12.
一批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游行队伍在北京天安门前高呼“外抗强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3.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国共两党开始致力于
A.打倒列强,推翻军阀B.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C.避免内战,和平建国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4.食品中的化学。果汁中含有柠檬酸(C6H8O7)形成适宜的口感和风味,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5.
与下图庆祝游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澳门回归
16.厨房中的化学。“国家公众全面营养项目”中提倡食用“强化铁酱油”,即在酱油中加铁,国际上也推广使用中国的铁锅。据此回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7.
下图所示会议的主要成果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8.
观察下面示意图,造成1958—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改革开放
19.
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兰考有一首民谣:“故道黄河东流去,留下一片黄沙地。党为了咱除‘三害’,派来一位好书记。”民谣中的“好书记”是( )
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孔繁森
20.图像中的化学。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21.
有史学家指出:她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这里的“她”是指
A.雅典B.斯巴达
C.罗马帝国D.波斯帝国
22.
河流是人类的生命线,印度河孕育的古代文明成就是(   )
A.《天方夜谭》B.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
C.楔形文字D.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
23.“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24.“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25.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人话题中出现的高频调整是:游记、海外探险、水手。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D.启蒙运动
26.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欧洲岛国永远地结束了。这个岛国是(  )
A.德国B.日本
C.丹麦D.英国
27.碳酸钙是一种常用的补钙剂,鸡蛋壳中就含有碳酸钙。为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同学称取20克干燥的碎鸡蛋壳放入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8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注:杂质中不含钙元素,也不与盐酸反应,实验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反应过程中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

28.
下图油画描绘的是法国人民庆祝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纲领性文献的场景,这部文献是(  )
A.《权利法案》B.《共产党宣言》
C.《独立宣言》D.《人权宣言》
29.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根据三国地理位置,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

3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是(  )
A.任人宰割B.分享胜利
C.和平崛起D.洗雪耻辱
31.
1989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其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二战后的民主化改革B.重视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
C.朝鲜战争中美军在日本的军事订货D.实施马歇尔计划
32.历史频道选择秦始皇为“在中国拍摄的第一个历史人物”,该片采用纪实的拍摄形式,再现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在该片中肯定会再现的是(  )

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②造纸术的发明

③文字和度量衡的统一

④张骞出使西域

33.历史频道选择秦始皇为“在中国拍摄的第一个历史人物”,该片采用纪实的拍摄形式,再现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在该片中肯定会再现的是(  )

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②造纸术的发明

③文字和度量衡的统一

④张骞出使西域

34.历史频道选择秦始皇为“在中国拍摄的第一个历史人物”,该片采用纪实的拍摄形式,再现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在该片中肯定会再现的是(  )

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②造纸术的发明

③文字和度量衡的统一

④张骞出使西域

35.历史频道选择秦始皇为“在中国拍摄的第一个历史人物”,该片采用纪实的拍摄形式,再现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在该片中肯定会再现的是(  )

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②造纸术的发明

③文字和度量衡的统一

④张骞出使西域

36.2017年5月15日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一带一路”源于西汉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下面示意图中空缺处应该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3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