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宿迁卷)历史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7473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4/9/1

1.综合题(共2题)

1.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进步的先导和精神内驱力。你在参加“走近名人,感受思想力量”知识竞赛活动中拿到四张卡片,请你完成填空并回答问题。

(5)请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同时也是不平衡的。迄今为止,历史上共同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它们在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面貌的同时,对世界局势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辉煌远去)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统计
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
时期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它国家
1-1500年
157
98
59
1501-1840年
472
19
453
 
(1)依据上表说明中国科技成就在世界的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
(巨浪西来)
材料二铁甲舰冒着滚滚黑烟而来,朽木布帆撑起的水师怎能相对。乾隆爷的威武大将军炮在西洋小炮前竟不堪一击,高举的大刀长矛未照敌面就已断折。割地、赔款、开埠似乎成了必须的选择,帝国大厦在西来的巨浪击下摇摇欲坠。
(2)“铁甲舰”的动力来源于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哪项成果?“割地、赔款、开埠”起始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
(惊涛拍岸)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迪生、贝尔、西门子、本茨等登上各国媒体的头版头条。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1910年,德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么二位。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3)美德两国工业总产值能够跃居世界前两位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一系列爱国救亡运动,请举一例说明。
(追波逐浪)
材料四  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农业科技的“星火计划”。1986年底,制定《中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
(4)请举两例说明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5)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22题)

3.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方向南转移的过程,至____最终完成。()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4.
它传入欧洲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它”指()
A.指南针B.造纸术
C.印刷术D.火药
5.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①取3片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10mL水中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是{#blank#}1{#/blank#}性。

②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高温时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blank#}2{#/blank#} 。

6.
反帝爱国运动____运动,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
A.太平天国B.义和团
C.反割台D.三元里抗英
7.我国南海海底发现的巨大“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而我国东海“可燃冰”的蕴藏量也很可观……。“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CH4·H2O)晶体,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经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下列有关新、旧民主革命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革命性质不同 B. 领导阶级不同 C. 指导思想不同 D. 发展前途不同
9.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进行不懈武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请将下列四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
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

A. 农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手工业
12.如图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曲线图是( )
13.如图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曲线图是( )
14.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blank#}1{#/blank#},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blank#}2{#/blank#}表示;测定溶液的pH可以使用{#blank#}3{#/blank#}。
15.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blank#}1{#/blank#},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blank#}2{#/blank#}表示;测定溶液的pH可以使用{#blank#}3{#/blank#}。
16.
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注入了无限的活力。这里的“首创”是指()
A.兴办乡镇企业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设立经济特区D.建立人民公社
17.20g 20%的NaOH溶液与20 g 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    )
18.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提出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A.求同存异
B.独立自主
C.睦邻友好
D.和平共处
19.
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某校举行探讨英国名著《威尼斯商人》写作艺术研讨会。你认为在会场悬挂谁的画像最合适?()
A.海明威B.高尔基C.莎士比亚D.德莱赛
20.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试液变为{#blank#}1{#/blank#}色,此时溶液的pH{#blank#}2{#/blank#},向此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试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blank#}3{#/blank#}性,pH{#blank#}4{#/blank#};继续滴入稀HCl,溶液呈{#blank#}5{#/blank#}色,pH{#blank#}6{#/blank#},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发生了{#blank#}7{#/blank#}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lank#}8{#/blank#}。
21.
1967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是由下列哪三个共同体合并而成?()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  
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④欧洲地区防务联盟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B.朝鲜战争的刺激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D.国民经济军事化
23.某1 g含有杂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溶于水能与5 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24.某1 g含有杂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溶于水能与5 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