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历史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573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3/9/5

1.综合题(共2题)

1.
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阅读下列有关报纸的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报纸创办于何地?图二、图三所示报纸分别宣传了哪些主要的进步思想?这些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2)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今天还可以通过哪些大众传播媒体来获取信息、了解社会?面对众多的信息,我们应该持何种积极态度?
2.
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
(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四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判断题(共1题)

3.
近代以来,美洲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进行了不懈地努力与斗争。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人权宣言》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改正:
()(2)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统一指挥起义军最终战胜了葡萄牙殖民者。
改正:
()(3)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改正:
()(4)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收回了苏伊士运河全部主权。
改正:

3.选择题(共22题)

4.
小芳同学在班级举行历史人物图片展,下列图片符合“民族英雄”主题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无水CoCl2为深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水合物,水合物受热后又变成无水CoCl2,故常在实验室中用作吸湿剂和空气湿度指示剂.

CoCl2+H2O⇌CoCl2•xH2O深蓝色现有65g无水CoCl2,吸水后变成CoCl2•xH2O 119g.

6.无水CoCl2为深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水合物,水合物受热后又变成无水CoCl2,故常在实验室中用作吸湿剂和空气湿度指示剂.

CoCl2+H2O⇌CoCl2•xH2O深蓝色现有65g无水CoCl2,吸水后变成CoCl2•xH2O 119g.

7.

宇航员登上某一星球后,测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倍,而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差不多,则该星球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   )

8.

宇航员登上某一星球后,测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倍,而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差不多,则该星球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   )

9.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0.
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标志着战略反攻的全面展开B.为战略决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C.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实现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1.
为促进“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圆满成功,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B.睦邻友好C.战略结盟D.平等互惠
12.根据问题填空:
13.根据问题填空:
14.
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
A.AB.BC.CD.D
15.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CH3CH2OH {#mathml#}170{#/mathml#} CH2=CH2,CH2=CH2+Br2→BrCH2CH2Br.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右图所示,有关数据如表: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130

9

﹣116

回答下列问题:

16.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17.

如图所示,倾角为30°,重为100N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0N的小球,斜面体和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8.

A、B两小球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同一高度,如图所示,A球的质量小于B球的质量,悬挂A球的绳比悬挂B球的绳更长.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将两球由静止释放,两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

19.
阅读下图,促使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某一时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是
A.“三角贸易”的进行B.殖民扩张和掠夺
C.《权利法案》的颁布D.工业革命的完成
20.

如图所示,竖直半圆环中有多条起始于A点的光滑轨道,其中AB通过环心O并保持竖直.一质点分别自A点沿各条轨道下滑,初速度均为零.那么,质点沿各轨道下滑的时间相比较(   )

21.

如图所示,竖直半圆环中有多条起始于A点的光滑轨道,其中AB通过环心O并保持竖直.一质点分别自A点沿各条轨道下滑,初速度均为零.那么,质点沿各轨道下滑的时间相比较(   )

22.
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B.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C.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3.

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从起点A出发竖直向上抛出,在它上升到某一点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损失了50J,机械能损失了10J,设物体在上升、下降过程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该物体在落回到A点的动能为:(g=10m/s2)(   )

24.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操作如下:

25.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操作如下:

4.填空题(共3题)

2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学发展更显风骚。
(1)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且其作品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______。
(2)“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评价的是宋代词人______。
(3)堪称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的是______。
27.
安徽历史悠久,经济开发与建设成就斐然。
(1)商周时期,今______成为全国炼铜业的中心。
(2)明清时期,闻名全国的手工业有徽州的印刷业和芜湖的______。
(3)建国后,______的建成成为安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28.
从分散隔绝到联系紧密,今天的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
(1)促成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
(2)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新的______工具和新的______工具的发明便捷了人们的交流。
(3)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