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综合题- (共1题)
4.
(题文)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柬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
材料二 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 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弊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一、二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柬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
材料二 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 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弊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一、二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3.选择题- (共11题)
6.
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三国演义》
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三国演义》
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7.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彼此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②老师给予我们关爱,我们应主动关心老师
③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④在平等师生交往中,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11.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B.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
C.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 D.唐朝时,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
13.
某班四位同学撰写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论文成公主对西藏地区的影响》 |
B.《趣谈孔子的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创建》 |
C.《从交子看北宋的商品经济》 |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14.1946年,美国学者艾德加·戴尔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下图所示)。我们从图中能获得的信息有( )
①学习没有终点,终生都需要学习
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不同的学习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④“小组讨论”比“马上应用/教别人”效果好
15.
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能有力证明的是
①顺治接见达赖五世,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②康熙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③清政府规定,历世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④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立“伊犁将军”
⑤土尔扈特是藏族的一支,他们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①顺治接见达赖五世,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②康熙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③清政府规定,历世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④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立“伊犁将军”
⑤土尔扈特是藏族的一支,他们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