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
——以上均选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在历史上称什么?
(2)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一次战役是哪次?
(3)材料三这句话说明了当时我国经济格局上的一个什么特点?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中出现的格局有什么关系?
(4)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为什么?
2.选择题- (共9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已有“法治”的思想,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内在的需要“法治”的支持,“法治”思想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分析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许多“法治”思想对今天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材料二:繁体字复活有意义吗?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刚提出的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并将一定数量的繁体字增加到小学课程中的提案,备受公众关注。高二某班为此举办了一场辨论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已有“法治”的思想,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内在的需要“法治”的支持,“法治”思想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分析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许多“法治”思想对今天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材料二:繁体字复活有意义吗?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刚提出的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并将一定数量的繁体字增加到小学课程中的提案,备受公众关注。高二某班为此举办了一场辨论赛。
A.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的签订 |
B.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
C.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
D.八国联军侵华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
下列关于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性质
②民主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是民主而是专政
③实行民主制度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④民主存在于民主制国家,专政存在于专制国家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