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济南槐荫区八校初一下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536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6/2

1.综合题(共1题)

1.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宋朝时,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面对北方好战民族的侵袭、围困,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宋朝发展出中国航海史上的一个高峰。
(1)图一、图二中分别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什么事件?这两个历史事件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海上航路日益发达”的原因。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外交往的路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选择题(共7题)

2.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正在探究“宋元时期历史特征”的问题,符合该特征的信息有
① 澶渊之盟 ② 岳飞抗金
③ 回族的形成    ④ 鉴真东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
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4.
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下列选项与宋元时期史实不符合的是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司马光主持编写《史记》
C.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D.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5.
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下列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
A.“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B.“(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
C.“苏湖熟,天下足。”(宋代谚语)
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6.
下图是初三同学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整理的知识点,据此判断,该专题是
A.唐朝经济的繁荣B.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D.古代商业的发展
7.
***《沁园春 雪》中称蒙古族的英雄铁木真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下事迹属于成吉思汗的是(  )
A.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B.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C.先后灭西夏、金、南宋,统一中国
D.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
8.
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以下这幅古画,在与店员交谈时,发现他对这幅画的介绍存在错误,请你指出来
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
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
C.画中所绘的这条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从画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