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1)请给图一加上恰当的标题。元朝的中书省和唐朝的中书省职能有何不同?
【综合国力】
(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2)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三方面举例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
【科技文化】
(3)明清之际,科技发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图二出自明清时期的哪一著作?该著作地位如何?
【制度创新】

(1)请给图一加上恰当的标题。元朝的中书省和唐朝的中书省职能有何不同?
【综合国力】
(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2)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三方面举例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
【科技文化】
(3)明清之际,科技发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图二出自明清时期的哪一著作?该著作地位如何?
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

材料二:他(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请回答:
(1)图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唐朝哪一位皇帝时期?这一历史事件对西藏的社会发展和汉藏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元朝管辖西藏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图二和图三分别指清朝对西藏加强管辖的哪一措施?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4)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图一)

材料二:他(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图二、图三)请回答:
(1)图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唐朝哪一位皇帝时期?这一历史事件对西藏的社会发展和汉藏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元朝管辖西藏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图二和图三分别指清朝对西藏加强管辖的哪一措施?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4)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3.
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材料三 (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材料四 清朝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5)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材料一 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材料二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2)材料二中“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当时哪一技术发明的应用?材料三 (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3)材料三中的“某人”是指谁?材料四 清朝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4)材料四中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什么对外政策?(5)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4.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意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1)材料一反映的选官制度叫什么?此选官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它强调以什么作为选官标准原则?
(2)材料一中“进士科主要考诗赋”现象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始出现的?材料三中顾炎武把“八股之害”和什么历史事件相比较?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种选官制度?
材料一: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意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元朝高明《琵琶记》
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明末清初顾炎武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选官制度叫什么?此选官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它强调以什么作为选官标准原则?
(2)材料一中“进士科主要考诗赋”现象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始出现的?材料三中顾炎武把“八股之害”和什么历史事件相比较?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种选官制度?
2.选择题- (共12题)
5.
对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和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归纳比较后,你认为它们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下列哪一项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
B.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 |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
6.
宋朝时期,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明朝时期,从外国引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等。这些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 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 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 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 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 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 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9.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①取3片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10mL水中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是{#blank#}1{#/blank#}性。
②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高温时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blank#}2{#/blank#} 。
10.
下列从隋朝至清朝的朝代(历史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隋一唐—辽宋夏金—五代十国一元一明一清 |
B.隋一辽宋夏金一唐一五代十国一元一明一清 |
C.隋一唐一五代十国一辽宋夏金一元一明一清 |
D.隋一一唐五代十国一辽宋夏金一明一元一清 |
11.
随同郑和远航的费信在《星槎胜览》中这样描述一个国家:“木骨都束国,自小葛兰(印度的魁郎)顺风二十昼夜可至。其国濒海,堆石为城,垒石为屋四五层。”这则材料说明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的地方为( )
A. 印度西海岸 B. 美洲东海岸 C. 非洲西海岸 D. 非洲东海岸
A. 印度西海岸 B. 美洲东海岸 C. 非洲西海岸 D. 非洲东海岸
13.
如图《永乐大典》是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并以皇帝年号命名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1421年永乐大帝还迁都北京,这位永乐大帝是

A. 明太祖朱元璋
B. 明惠宗朱允炆
C. 明成祖朱棣
D. 明仁宗朱高炽

A. 明太祖朱元璋
B. 明惠宗朱允炆
C. 明成祖朱棣
D. 明仁宗朱高炽
15.
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形容对应不准确的是
A.《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 |
B.《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 |
C.《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 |
D.《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