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482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3

1.综合题(共1题)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这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密切相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探究。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
⑴为巩固统一,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出现了三百多年的统一,统一的规模超过秦汉时期。
⑵隋炀帝时期,哪一伟大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这一工程的中心是哪里?唐太宗如何加强同吐蕃之间的关系的?
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    
⑶元朝时期,哪一新的民族开始形成?明朝抗倭、取得台州九捷的民族英雄是谁?清朝在何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⑷通过问题探究,请你总结中国历史总趋势。

2.列举题(共1题)

2.
培根在评价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时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请列举这三种东西的名称及出现的时间 。

3.简答题(共2题)

3.
明朝时期的科技巨著及作者。
4.
清朝前期疆域东南西北四至是哪些?

4.选择题(共18题)

5.
“黄袍加身”、“陈桥兵变”跟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有关(   )
A.唐太宗B.宋太祖C.宋太宗D.明成祖
6.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7.
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
A.B.
C.D.
8.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   )
A.在南方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米饭
B.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
C.一边喝茶一边看吴承恩的《西游记》
D.驾驶配备指南针的船去海上捕鱼
9.下面每个图形中互相平行的线段各有几组

{#blank#}1{#/blank#}组  {#blank#}2{#/blank#}组   {#blank#}3{#/blank#}组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A.王位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1.
下列朝代中在北京定都的是(  )
A.唐、明、清B.汉、明、清C.宋、明、清D.元、明、清
12.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唐太宗B.成吉思汗
C.忽必烈D.朱元璋
13.

2016年3月16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等,通过慈善法,这说明(    )

14.
宋元时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下面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发明了雕版印刷术B.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D.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15.
2014年原创大型情景剧《郑和下西洋》在中国航海博物馆进行了首场演出。人们缅怀郑和的依据是
A.民族团结,永载史册
B.航海壮举,促进交流
C.祖国统一,丰功伟绩
D.抵抗外辱,扬我国威
16.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治世局面,如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从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1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乾隆时期发生的是(   )
A.“文字狱”B.设驻藏大臣
C.设置伊犁将军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8.
官员下朝回家后的私人活动受到锦衣卫监控,这是哪朝官员的遭遇(   )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9.
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其主要意义是(   )
A.第一次把西藏和新疆地区纳入了中央政权版图
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和新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C.打击了外来侵略,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D.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20.
文化的繁荣与政治经济的繁荣是分不开的,我国明清是 创作的黄金时代。(   )
A.词B.诗歌C.小说D.杂剧
21.
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
A.故宫B.十三陵C.长城D.颐和园
22.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清早,我到公圆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陈清香。

②我忽然觉得自己仿拂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战在阳光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列举题:(1道)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