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扬州邵樊片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43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7/5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shé)污(huì)债(juàn)浑身数(xiè)
B.息(qī)琐(xiè)热(zhì)皮开肉(zhàn)
C.湖(pàn)归(xǐnɡ)匀(chènɡ)鳞次比(zhì)
D.裂(jūn)鞭(tà)慰(jiè)笑大方(yí)
2.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撤县设市20多年来,仪征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互联网上激愤的言论不少,如果没有媒体的兴风作浪,一般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
C.目前中国的通胀形势可谓“内忧外患”,国内劳动力价格高涨,干旱天气对食品价格预期推波助澜,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迭创新高。
D.扬州已累计建成文博馆77个,为把扬州建设成名副其实的文博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句是 ( )
A.做好城市交通“治堵”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完善市政规划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B.民众担心物价持续上涨,国家发改委表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游资炒作造成的。
C.中国政府成功组织本国公民从利比亚大规模撤离,展示了应急机制的成熟和专业化。
D.所谓“皮革奶”,是利用已经废弃的动物皮革制品、动物毛发水解为皮革水解蛋白后,[混入到牛奶中,以提高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中”,恰当之谓也。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④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②③④①B.①④②③C.③④②①D.②④①③
5.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前者是小说,选自《呐喊》;后者是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按体制分“风”“雅”“颂”三类,常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C.战国时的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采取层层推理论证的方法,通过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结尾概括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D.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形象,他的悲剧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2.句子默写(共1题)

6.
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4)    ,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5)奇文共欣赏,     。(陶渊明《移居两首》)
(6)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7)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讴歌了小草顽强的品质;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       ”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

3.对比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③与:亲附,拥护爱戴。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又何焉()(2)小惠未()
(3)神弗也()(4)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小题2】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人者,百姓为天弗敢专也,必分人。
B.桓公仰视天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C.入见当立者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D.战请从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小题3】(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小题4】(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两段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对比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