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A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1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27

1.选择题(共2题)

1.
请选择加点词注音全对的一组。(  )
A.黄(yùn)  窠(cáo)  应(hè) 抖(sǒu)
B.落(zhuó) 蓄(chǔ)  三镜(léng) 一(shà)
C.粗(kuàng) 斜(qī)   清(chéng ) 花(dì)
D.蔽(yìn)  徘(huái)  萏(hàn)    咄逼人(duō)
2.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全是名词的一项(    )
A.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B.的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藤,老树,昏鸦,桥,流水,人

2.句子默写(共1题)

3.
古诗默写及赏析
【小题1】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小题2】请从《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选任意一组对偶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对偶句       
【小题3】《天净沙 秋思》这首曲子中表达游子思乡、羁旅之愁的核心句是  
【小题4】正是江南好风景,
【小题5】心中默诵《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想想诗中写了几个古人过重阳节的习俗,请把你知道的写在横线上  
【小题6】古诗词中多有借明月抒发思乡怀友之情的诗句,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王昌龄降职、远调的关心、同情、牵挂。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人李白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半轮秋月伴他远行,景色衬托出作者憧憬喜悦之情,也暗含淡淡的离乡之思。
C.“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这里的月更多地让人感受到古战场苍凉渺远、凄神寒骨的况味。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词中写月的名句,“此事古难全”写出了作者在月圆之夜、亲人分离的背景下消沉悲凉的心绪。
【小题7】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还有一组写月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    ,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诗的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文段(一)、(二)完成小面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⑨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⑩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
(1)日中 (2)
(3)委而去 (4)下车
【小题2】文段(一)中加点的两个称谓“尊君”、“家君”指的是同一人,为何叫法不同?你的理解是
【小题3】古人把守信看做修身的原则之一,文段(一)中元方认为“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曾子的自省也突出了“信”的重要。(请在横线上填写课文原句)
【小题4】文段(二)是《论语》中的十则语录,其中有论述如何修身的,有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也有论述其他内容的,请把包含修身、学习态度两方面内容的语录挑出来。(写序号)
关于修身的  
关于学习态度的
【小题5】《论语》十二章中记录学思结合方法的句子是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一)、(二)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B.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D.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小题1】划线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句属于  (哪种比喻),B句属于   (哪种比喻),C句属于   (哪种比喻),D句也是比喻句,把   
(本体)比作     (喻体)。其中A句写出了春雨    
的特点。
【小题2】文段(二)还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请举一例,然后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拟人句
表达效果
【小题3】“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有一个字用得精妙,这个字是“ ”,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小题4】朱自清的《春》是写春天的经典,精美的语言既有画面感,又有韵律美。下面几个短语很好地概括了文章描写的几幅春的图景,划线的词能突出所写景物的特征,请仿照示例补全对春花、春雨的描述(只填一个字)
示例:草春风唱(或颂)春人
仿写:雨 春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