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秦朝疆域图
材料二

西汉初期山东地区行政区划示意图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行政区。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上。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平定六国后,疆域扩大的两个区域是 地区和 地区。秦朝为统一其中某一地区,运输军粮,开凿了 。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则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原因。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使“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发展演变的认识。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秦朝疆域图
材料二

西汉初期山东地区行政区划示意图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行政区。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上。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平定六国后,疆域扩大的两个区域是 地区和 地区。秦朝为统一其中某一地区,运输军粮,开凿了 。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则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原因。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使“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发展演变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图B
材料二公元916年,大契丹国成立。立国之后,……他设置了两套平行的行政机构——北面官“以国制治契丹”,保留契丹部落的用人惯例;南面官“以汉制待汉人”,……废除部落世选制,立长子倍为皇太子,确立皇位世袭……制订契丹第一部法典《决狱法》;……采纳韩延徽等人建议,招募逃亡的汉人垦荒耕作,恢复农业生产。组织人力创制契丹文字,大力吸收汉文化。
材料三“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并下令把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汉人为奴。同时中央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生产的机构“司农司”……诏令司农司编成《农桑辑要》一书颁行全国,指导农业生产。……开凿通惠河和惠通河和治理黄河,大力推行屯田政策……忽必烈这一系列措施,使饱受战乱破坏的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得到了恢复,为蒙古社会制度的封建化注入了新的物质内容。
——摘编自《忽必烈改制》
(1)材料一图A中的南京指今天的 (地名),西夏被 (政权)灭亡,图B内容出自 。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归纳阿保机改革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阿保机改革的意义。
②依据材料三,概括元世祖改革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世祖改革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
材料一

图A

图B
材料二公元916年,大契丹国成立。立国之后,……他设置了两套平行的行政机构——北面官“以国制治契丹”,保留契丹部落的用人惯例;南面官“以汉制待汉人”,……废除部落世选制,立长子倍为皇太子,确立皇位世袭……制订契丹第一部法典《决狱法》;……采纳韩延徽等人建议,招募逃亡的汉人垦荒耕作,恢复农业生产。组织人力创制契丹文字,大力吸收汉文化。
材料三“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并下令把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汉人为奴。同时中央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生产的机构“司农司”……诏令司农司编成《农桑辑要》一书颁行全国,指导农业生产。……开凿通惠河和惠通河和治理黄河,大力推行屯田政策……忽必烈这一系列措施,使饱受战乱破坏的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得到了恢复,为蒙古社会制度的封建化注入了新的物质内容。
——摘编自《忽必烈改制》
(1)材料一图A中的南京指今天的 (地名),西夏被 (政权)灭亡,图B内容出自 。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归纳阿保机改革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阿保机改革的意义。
②依据材料三,概括元世祖改革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世祖改革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
2.选择题- (共7题)
5.
下图是长江流域出土的契丹族特有的器物之一——《淡绿釉皮囊壶》。通过这一文物,我们能够得到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宋辽时期,战争频繁,政权更替不断 |
B.宋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 |
C.宋辽之间的关系战和均占据重要地位 |
D.宋辽之间文化交流仅限于制瓷技术方面 |
6.
下图中,①、②、③、④是我国古代历史某一阶段并存的政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 |
B.①攻破了②的都城东京 |
C.④灭亡了①、②、③政权后统一了全国 |
D.①和②达成和议,约为兄弟之国 |
7.
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上述历史现象揭示了( )
①元朝时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②元朝大一统,疆域辽阔
③元朝时边疆和内地的联系得到了加强
④各民族交往密切,民族交融加强
①元朝时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②元朝大一统,疆域辽阔
③元朝时边疆和内地的联系得到了加强
④各民族交往密切,民族交融加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