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材料三: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材料四: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南宋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材料三,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材料三: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材料四: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南宋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材料三,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等边疆地区都处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帝接见,被正式赐于“达赖喇嘛”封号。雍正二年(1727年)……乾隆五十七年又制定……。
材料四: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位皇帝把女儿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他的开明的民族政策使他赢得了什么称号?说说文成公主入藏有何历史作用?
(2)请写出元朝管辖西藏的机构名称?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册封他的皇帝是谁?根据材料三写出材料中省略号中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统治的另外两项措施?
(4)读史明智,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等边疆地区都处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帝接见,被正式赐于“达赖喇嘛”封号。雍正二年(1727年)……乾隆五十七年又制定……。
材料四: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位皇帝把女儿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他的开明的民族政策使他赢得了什么称号?说说文成公主入藏有何历史作用?
(2)请写出元朝管辖西藏的机构名称?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册封他的皇帝是谁?根据材料三写出材料中省略号中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统治的另外两项措施?
(4)读史明智,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2.判断题- (共1题)
4.
判断改错题
以下情景描述中,有四处错误。请逐一指出,并加以改正。
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唐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我国最早的石拱桥;北宋平民蔡伦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年;指南针也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由意大利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的明长城,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以下情景描述中,有四处错误。请逐一指出,并加以改正。
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唐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我国最早的石拱桥;北宋平民蔡伦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年;指南针也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由意大利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的明长城,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3.列举题- (共1题)
5.
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他们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请问下列文字所描述的“他”或“她”是谁?
(1)他是唐朝著名僧人,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
(2)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精忠报国其一生的写照。( )
(3)他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
(4)他是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 )
(5)他曾经统一蒙古,被***赞誉为“一代天骄”。( )
(6)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7)他是抗倭名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抒发了他的情怀和抱负。( )
(8)他领导人们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 )
(9)他组织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 )
(1)他是唐朝著名僧人,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
(2)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精忠报国其一生的写照。( )
(3)他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
(4)他是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 )
(5)他曾经统一蒙古,被***赞誉为“一代天骄”。( )
(6)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7)他是抗倭名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抒发了他的情怀和抱负。( )
(8)他领导人们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 )
(9)他组织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 )
4.选择题- (共14题)
6.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
A.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 B.唐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 |
C.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 D.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
7.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名单公布。从上榜名单上看,浙江有26县、江苏有17县(大多在苏南),福建有5县。这表明南方依然是我国经济的重心。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A.东晋、南朝时期 | B.唐朝中后期 |
C.北宋中期 | D.南末时期 |
9.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③④① | D.②①③④ |
11.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汉)坐而论道 (宋)站议时政 (清)跪受笔录

(汉)坐而论道 (宋)站议时政 (清)跪受笔录
A.君主权力的强化 |
B.生活习惯的变化 |
C.社会文明的进步 |
D.封建制度的完善 |
15.
一天早晨,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末讷,昨天晚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很惊讶。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宋讷毛骨悚然,慌忙解释是因下属打坏了茶具。朱元璋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
A.设立锦衣卫 | B.废除丞相 | C.创立内阁 | D.迁都北京 |
17.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之后在台湾设置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该机构是( )
A. 台湾县,隶属浙江省 B. 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C. 台湾道,隶属福建省 D. 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A. 台湾县,隶属浙江省 B. 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C. 台湾道,隶属福建省 D. 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
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
A.故宫 | B.十三陵 | C.长城 | D.颐和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列举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