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 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从雍正年间开始,清政府就设有驻藏大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民国中央政府边疆治理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撤并省制的历史意义。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 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从雍正年间开始,清政府就设有驻藏大臣。
——摘编自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 在经济开发和思想认知深入的双重因素作用下,近代西部地区的行省建制数目呈上升趋势。1877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北路,向清廷提出:“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已者。”1884年,新疆建省。嗣后,西藏、蒙古、康区等“边地筹省”的舆论日益高涨。1913年,北洋政府新建了四个特别区:绥远、热河、川边和察哈尔;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置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和西康省。——摘编自张世明著《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重要工作是撤并省制,1954年,撤销察哈尔、绥远和热河三省建制,使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1955年,撤销西康省,将西康省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四川省。——摘编自宋月红《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建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边疆政策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民国中央政府边疆治理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撤并省制的历史意义。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初,户口不实的现象十分突出,许多人为了逃避国家賦税,纷纷依附士族豪强,严重影响封建政府收入,国家政权的力量遭到削弱。隋朝建立后,就严查户口。首先整顿入户编制。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令各州县“大索貌阅”。所谓“大索”,是把大量户口从豪门士族中搜刮出来,纳入国家户籍。“貌阅”是政府严格按户籍登记的年龄、相貌与本人核对,使奸伪无所隐藏,浮客游户由此纳入国家编户。这次检括户口的结果,“计账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推行“大索貌阅”政策的影响。
材料 隋初,户口不实的现象十分突出,许多人为了逃避国家賦税,纷纷依附士族豪强,严重影响封建政府收入,国家政权的力量遭到削弱。隋朝建立后,就严查户口。首先整顿入户编制。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令各州县“大索貌阅”。所谓“大索”,是把大量户口从豪门士族中搜刮出来,纳入国家户籍。“貌阅”是政府严格按户籍登记的年龄、相貌与本人核对,使奸伪无所隐藏,浮客游户由此纳入国家编户。这次检括户口的结果,“计账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
——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大索貌阅”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推行“大索貌阅”政策的影响。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英国一直呼吁同盟国间进行合作,但是,就在美国向日本长崎和广岛投放原子弹之后不久,美国就公开拒绝与英国共享专业知识和技术。在战后占领日本的问题上,美国宣称自己是主要的仲裁人。在战后处置问题上,美国的目标是确保日本无条件投降,并且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然而英国不仅想要战胜敌人,还在努力重建全球帝国。人们也怀疑英国政府是否愿意与美国政府合作在全世界建立自由贸易体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英分歧出现的原因。
材料 英国一直呼吁同盟国间进行合作,但是,就在美国向日本长崎和广岛投放原子弹之后不久,美国就公开拒绝与英国共享专业知识和技术。在战后占领日本的问题上,美国宣称自己是主要的仲裁人。在战后处置问题上,美国的目标是确保日本无条件投降,并且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然而英国不仅想要战胜敌人,还在努力重建全球帝国。人们也怀疑英国政府是否愿意与美国政府合作在全世界建立自由贸易体系。
——摘编自(英)道格拉斯.福特著《太平洋战争》
(1)根据材料,指出美英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英分歧出现的原因。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给道光帝上了一道严禁鸦片的奏折。他认为,鸦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原因在于以往的禁烟方法不当。他要求改变以往重海口、重“夷商”、重查拿烟犯和查拿烟馆的老方法并将禁烟的目标,直接对准吸食鸦片的瘛君子。将禁烟的重点从沿海扩大到内地。他提出,制定一项新的法律,限期一年戒烟,尔后查获吸食者诛。后又连上两疏,提出禁烟必派禁烟大臣,严惩私通番邦首恶者。这个奏疏提出后,湖广总督林则徐极力推崇。雅片战争开始后,黄爵滋受命驰赴闽浙一带,与邓廷桢共同查禁鸦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黄爵滋禁烟。
材料 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给道光帝上了一道严禁鸦片的奏折。他认为,鸦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原因在于以往的禁烟方法不当。他要求改变以往重海口、重“夷商”、重查拿烟犯和查拿烟馆的老方法并将禁烟的目标,直接对准吸食鸦片的瘛君子。将禁烟的重点从沿海扩大到内地。他提出,制定一项新的法律,限期一年戒烟,尔后查获吸食者诛。后又连上两疏,提出禁烟必派禁烟大臣,严惩私通番邦首恶者。这个奏疏提出后,湖广总督林则徐极力推崇。雅片战争开始后,黄爵滋受命驰赴闽浙一带,与邓廷桢共同查禁鸦片。
——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爵滋上书禁烟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黄爵滋禁烟。
2.论述题- (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3年佛罗伦斯凯利对《伊利诺伊工厂车间巡视法案》的提案:
“第一条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妇女不得在工时超过单日8小时或单周48小时的任何工厂或车间受雇。第二条妇女或16岁以下儿童不得在任何场所从事任何用于销售的大衣、马甲、长裤、外套,或任何用于销售目的任何款式的服饰的制作或边角处理、修改或修补工作。”工厂法案被宣布违宪:伊利诺伊州最高法院,1895年3月18日“根据宪法,妇女与男子同样享有不可否认的、就其劳动签订合同的平等权利。……在这些权利中包含并因此给予她的是签订和执行合同的权利。该法律给予她和其他公民依靠在人文、科学、专业技能和其他职业中的知识、诚实和勤奋谋生的权利不得因为性别之故被否定或损害。”
1893年佛罗伦斯凯利对《伊利诺伊工厂车间巡视法案》的提案:
“第一条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妇女不得在工时超过单日8小时或单周48小时的任何工厂或车间受雇。第二条妇女或16岁以下儿童不得在任何场所从事任何用于销售的大衣、马甲、长裤、外套,或任何用于销售目的任何款式的服饰的制作或边角处理、修改或修补工作。”工厂法案被宣布违宪:伊利诺伊州最高法院,1895年3月18日“根据宪法,妇女与男子同样享有不可否认的、就其劳动签订合同的平等权利。……在这些权利中包含并因此给予她的是签订和执行合同的权利。该法律给予她和其他公民依靠在人文、科学、专业技能和其他职业中的知识、诚实和勤奋谋生的权利不得因为性别之故被否定或损害。”
——摘编自(美)约翰拉法格著《合众存异:美国人的历史》
结合世界近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并予以评析。(要求:信息提取准确,评价客观,史论结合)3.单选题- (共6题)
6.
公元前411年,雅典的贵族寡头派趁着主要由下层公民担任水手的雅典主力舰队外出作战之机,控翻了公民大会的多数并通过法令废除了民主制,建立了寡头政体。四个月后,随着雅典主力舰队回归,民主政治恢复。这说明,当时的雅典城邦政治主导权属于
A.贵族寡头 |
B.外邦奴隶 |
C.下层公民 |
D.全体公民 |
7.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1947年4月发表文件,根据对外援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受援国和地区进行先后排序,顺序如下:
这表明
1.英国 | 2.法国 | 3.德国 | 4.比利时 | 5.荷兰 | 6.奥地利 | 7.意大利 | 8.加拿大 |
9.土耳其 | 10.希腊 | 11.拉美 | 12.西班牙 | 13.日本 | 14.中国 | 15.朝鲜 | 16.菲律宾 |
这表明
A.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核心 |
B.美国政府对亚洲局势预见不足 |
C.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地位最重要 |
D.拉丁美洲是美国对外扩张重点地区 |
8.
洪武八年(1367年),广东南雄商人载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朱元璋“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这表明
A.政府保护民间合法商业活动 |
B.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
C.政府对市场和商人管理严格 |
D.商税收入成为政府主要财源 |
9.
1906年,胡适在小说《真如岛》中写道譬如窗外这—树花儿…有的吹上簾栊,落在锦茵之上;有的吹出墙外,落在粪溷之中。这落花的好歹不同,难道好说是这几支花的善恶报应不成?”这体现了他
A.否定了因果报应的迷信思想 |
B.深受传统道教思想的影响 |
C.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观念 |
D.力图通过白话文推动革命 |
10.
宗教改革中,法国的“加尔文主义者”认为基督徒应该顺服统治者的权柄,但是条件是统治者必须顺服上帝的权柄。当统治者滥用其权力的时候,基督徒公民也就“顺服上帝,不顺服人”。这一思想
A.体现出了因信称义的思想 |
B.开始冲击罗马教皇的权威 |
C.具有限制君权的政治色彩 |
D.成为孕育革命的思想摇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