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浙江省温州梧田片八校八年级下期中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821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6/26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耸入云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广袤无垠的钢结构摩天大楼,无不都在叙述着中国建筑工业发展史。
B.瑞典队伊布对着英格兰门将哈特吼叫咆哮,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
C.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应该明察秋毫,发现潜在的需求,把握商机,开拓市场。
D.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从天穹撒向人间,去装点千山万壑

2.句子默写(共1题)

2.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人有悲欢离合,   。    (苏轼《水调歌头》)
(3)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不戚戚于贫贱,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 
(6)《过零丁洋》中选取两个在自己戎马生涯中有深刻意义的地名作为当时特殊心境的写照,贴切自然,对仗精巧的句子是:  ,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与朱元思书(7分)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水缥碧(   ) (2)一百里(   )
(3)猛浪若(   ) (4)窥谷忘(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小题3】下面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课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描述行旅抒发自己心志的一封信,属山水小品,是骈文文中少有的佳作。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八个字是全文的纲,“奇”“异”二字高度概括了自富阳至桐庐间山水的特点。
C.“负势竞上”、“ 争高直指”,作者以动写静,本来是静止的山,赋予了奋发向上的无穷的生命力。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表现了作者获得功名后在大自然中陶醉的心情。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8分)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美。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地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从色彩美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美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小题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
【小题2】④、⑤两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为什么?(2分)
【小题3】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对下面的诗句作一点赏析。(3分)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徐玑《新凉》)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5.
综合性学习。(5分)
八(5)班开展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的活动。请帮助依依同学完成以下任务。
(1)【寻春蓝图】这次活动方案,依依已经设计好了两种形式,请你帮她再设计一种。(1分)
形式一:编一辑“春天日志” 形式二:谱一支“春天赞歌” 形式三:
(2)【观春记录】为记下春天的足迹,依依同学对植物进行了观察,现在请你将这则观察日志填完整。(2分)
观察时间
3月5号至3月20号
观察对象
校园外的梧桐树
观察主题
梧桐树的叶片是如何生长的
观察、记录员
依依
 
观察记录
3月5号:梧桐树的树干上冒出了若干米粒大小的绿色小泡泡
3月10号:那些绿色的小泡泡全部绽开,抽出了像针尖一样大小的嫩绿的叶片。
3月15号:那些小叶片继续长大,叶片上的脉胳清晰可见,颜色由嫩绿变为鹅黄。
3月20号:叶片已有小孩手掌大小,边缘已有十分明显的锯齿状,颜色也变为深绿,叶片已长得十分繁密。
观察感受
 
(3)【绘春妙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形容一下你心目中的春天。(2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