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内经》、《难经》等经典医著成书,在其病理学说中,非常重视疾病与人体自然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关系,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药的诊疗实践。战国时的扁鹊已能通过诊脉确定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后又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隋代统治者组织太医博士巢元方等集体编撰专门论述病因、病理的巨著《诸病源候论》。唐宋金时期,政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并多次颁发药典。
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撰著《西国记法》,被认为是西方传入我国的第一部医学书籍。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在我国人痘术的启发下,发明了牛痘接种术,后由船医皮尔逊传入中国,扩大了西医在中国的影响。随着西方文化和科技大量传入中国,1890年,李鸿章在《万国药方》序言中提出“倘学者和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从此,清政府派出留学生专门学习西医,并大量翻译西方医学书籍。1892年,清末名医唐容川旗帜鲜明地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口号,很快得到中医药界的认同与支持。……1949年建国后国家强调中西医并重,倡导中西医结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西医汇通“的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
材料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内经》、《难经》等经典医著成书,在其病理学说中,非常重视疾病与人体自然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关系,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药的诊疗实践。战国时的扁鹊已能通过诊脉确定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后又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隋代统治者组织太医博士巢元方等集体编撰专门论述病因、病理的巨著《诸病源候论》。唐宋金时期,政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并多次颁发药典。
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撰著《西国记法》,被认为是西方传入我国的第一部医学书籍。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在我国人痘术的启发下,发明了牛痘接种术,后由船医皮尔逊传入中国,扩大了西医在中国的影响。随着西方文化和科技大量传入中国,1890年,李鸿章在《万国药方》序言中提出“倘学者和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从此,清政府派出留学生专门学习西医,并大量翻译西方医学书籍。1892年,清末名医唐容川旗帜鲜明地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口号,很快得到中医药界的认同与支持。……1949年建国后国家强调中西医并重,倡导中西医结合。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西医汇通“的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
2.
材料 晚清国门洞开,随之而来的除了大炮巨舰还有西方的思想文化,而文言的语言特点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特别是文化推广的要求。就思想文化的新旧嬗递而言,戊戌前后是一个新雷茁长的时期。无锡人裘廷梁创《白话报》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并“一言以蔽之曰: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梁启超“笔端常带感情”的新文字风靡一时,其传布之广泛实在是超迈前人的。在新思想突破旧思想的时候,新文体也突破了旧文体。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意见。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要求文学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进行一次革命。《新青年》从四卷一期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这场划时代的文体改革运动,并不仅仅是一场反对文言文的文化运动,而且还是一场深刻的双重意义上的语言革命,它同整个思维观念的革新及国家现代化运动紧密联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的积极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的积极作用。
3.
材料 伊朗危机起源于美、英、苏三大国对伊朗石油的争夺。二战期间,为了保障盟国间交通运输的畅通,1941年8月,苏联与英国联合出兵,分区占领伊朗。1942年1月,苏、英、伊三国在德黑兰订立同盟条约,规定苏、英两国军队应在战争结束后6个月内撤军。同年,美国也派遣后勤供应部队大举进驻伊朗,形成大战时罕见的苏、英、美三大国同在一个盟国驻军的局面。二战结束后,为获得伊朗北部的石油及相关的地缘政治利益,苏联扶植阿塞拜疆地区分离主义政权和拒绝如约按期从伊朗撤军,引起伊朗和美英的强烈反应,酿成严重的国际危机,危机高潮时,东西方几乎走到了武装对峙的边缘。1946年1月,伊朗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提出控诉,指责苏联违背条约,美国也表示如有必要将动用军事手段。面对这样的形势,苏联才终于退却,苏、伊双方达成了苏军撤离的协议,美国势力在伊朗坐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伊朗危机带来的影响。
——摘编自李春放《伊朗危机与“冷战”起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伊朗危机发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伊朗危机带来的影响。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刘铭传(1836—1806)台湾省首任巡抚。台湾地区由于过去封建统治者一贯取歧视和隔离政策,将其蔑称为”番”,致使原住民和汉族民众之间尖锐对立。刘铭传总结了前人“理番”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以抚为主,以德服番”的方针。设土抚垦总局,命令地方官府对于番民”教之耕松,使饶衣食”,发展番地生产,他大力兴办和整顿各种实业。1886年,主持设立了招商局(后改称台湾商务局),招股跨轮船,最多时拥有大小轮船五艘,航行上海、香港及东南沿海,远至加坡、西贡等地。刘铭传到台湾各地巡视、查勘、1887年10月正式提出出新的行政区划方案,全台行政建制定为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从而基本奠定了台湾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同年在台北设立铁路总局,聘用外国技术人员担任设计、测量工作。经过近四年的艰苦施工,台北基隆段铁路于1891年竣工通车。台湾史学家连横在《台湾远史》中评价刘铭传”溯其功业,与台湾不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铭传“功业足与台湾不朽”的依据。
材料 刘铭传(1836—1806)台湾省首任巡抚。台湾地区由于过去封建统治者一贯取歧视和隔离政策,将其蔑称为”番”,致使原住民和汉族民众之间尖锐对立。刘铭传总结了前人“理番”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以抚为主,以德服番”的方针。设土抚垦总局,命令地方官府对于番民”教之耕松,使饶衣食”,发展番地生产,他大力兴办和整顿各种实业。1886年,主持设立了招商局(后改称台湾商务局),招股跨轮船,最多时拥有大小轮船五艘,航行上海、香港及东南沿海,远至加坡、西贡等地。刘铭传到台湾各地巡视、查勘、1887年10月正式提出出新的行政区划方案,全台行政建制定为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从而基本奠定了台湾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同年在台北设立铁路总局,聘用外国技术人员担任设计、测量工作。经过近四年的艰苦施工,台北基隆段铁路于1891年竣工通车。台湾史学家连横在《台湾远史》中评价刘铭传”溯其功业,与台湾不朽”。
——编自翁飞《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与台湾近代化》
(1)根据材料,概括刘钻传经营台湾的主要举措。(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铭传“功业足与台湾不朽”的依据。
2.论述题- (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新思想的倡导者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于1842年刊印发行,书名中的“海国“的涵义是海外之国。书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态状况和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火轮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所记各国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情风俗、文化教育、中外关系、宗教、历法、科学技术等,都超过了《四洲志》。在百卷本的《海国图志》中,作者由原来对西方”坚船利炮“等奇技的惊叹,发展到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介绍。当时的中国人通过《海国图志》这一望远镜,开眼看世界,认识到近代世界的新鲜事物。1851年《海国图志》传到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
材料 中国近代新思想的倡导者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于1842年刊印发行,书名中的“海国“的涵义是海外之国。书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态状况和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火轮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所记各国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情风俗、文化教育、中外关系、宗教、历法、科学技术等,都超过了《四洲志》。在百卷本的《海国图志》中,作者由原来对西方”坚船利炮“等奇技的惊叹,发展到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介绍。当时的中国人通过《海国图志》这一望远镜,开眼看世界,认识到近代世界的新鲜事物。1851年《海国图志》传到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
——摘编自罗炳良主编《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
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请以《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中关于《海国图志》的相关内容和评述,撰写一个简要书评。(要求:观点明确,联系背景和内容,评论准确全面,史论结合)3.单选题- (共11题)
6.
雅典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并明确规定”以下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对发言人资格的规定说明了在当时的雅典
A.以私有财产多寡确定权利 |
B.享有民主政治的道德条件 |
C.公民参政的意识日趋增强 |
D.最大限度地保持公正原则 |
7.
1970年3月,尼克松宣布放松对于去共产党中国旅行的大部分官方限制,后又公开表示了愿意到中国访问的迫切愿望。他还在一个外交场合,第一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发出了举世瞩目的“意味深长的外交信号”。这表明当时
A.美国实施的是以退为进的战略措施 |
B.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 |
C.美国主动释放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 |
D.在冷战状态中美国处于劣势 |
9.
据学者研究,英国早期城市化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英国总人口与城市总人口(万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城市化
英国总人口与城市总人口(万人)
年代 | 全国总人口 | 城市总人口 | 城市人口所占比例 |
1520年 | 240 | 12.5 | 5.25% |
1600年 | 411 | 33.5(伦敦22万人) | 8.25%(伦敦占有5%) |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城市化
A.未摆脱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藩篱 |
B.受制于城市人口的缓慢增长 |
C.政治中心严重制约其他地区发展 |
D.催生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 |
10.
***在八大会后说:“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当然要看条件,只要有原料、有销路,就可以搞。现在国营、合营企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又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厂,这叫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A.打开了认识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
B.动摇了国营经济的主体地位 |
C.纠正了大跃进运动造成的影响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1.
宋明时期的设计文化,由汉唐时代追求的雄浑壮美,转向静寂典雅、精致内敛的意境之美,讲究秩序稳定,公正规范,并逐步成为一种时代风尚。这一变化反映出
A.理学思想影响社会文化生活 |
B.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
C.门阀士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
D.传统文化价值观被屏弃 |
12.
抗战时期,数以千计的学生、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离开城市前往延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抗战等对广大民众显得陌生而遥远的概念,以通俗的形式广泛宣扬。这种宣传动员
A.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
B.加快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 |
D.利于改善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 |
13.
贝多芬曾说:“感情的流露要胜于绘画。“他的《第六(田园)交响曲》透露出乡村淳朴的田园气息,表达了对乡村的热爱,给人们展现了一副充满着幻想和诗意的大自然风景画。该作品
A.采取了现实主义手法 |
B.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
C.开创了现代主义先河 |
D.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 |
14.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依据文献资料和田野考古的鉴定研究,参考现代天文推算的结果及相关C14的测年数据,将我国有纪年的历史由公元前81年向前推到公元前2070年。据此可知
A.历史研究没有一个确定标准 |
B.跨学科研究开始运用于史学领域 |
C.文献记载较考古发掘更可信 |
D.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得到拓展延伸 |
15.
1906年,清学部指出历史教科书编写必须坚持“忠君尊孔”的原则,因此对太平天国运动给予了否定性评价。1933年,国定中国史教科书采纳了当时学界的主流观点,认定太平天国运动为民族革命运动。这反映了
A.历史教科书编写体现时代特色 |
B.清末历史教科书不具有研究价值 |
C.社会性质决定了编者史观变化 |
D.历史叙述不能反映客观历史事实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