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187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9

1.综合题(共5题)

1.
历史事件包含原因、现象、影响等诸多基本要素。阅读下表中相关的历史叙述,判断其分别属于哪种要素。
历史史实
历史叙述
要素
安史之乱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宋代发达的商业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清朝的文字狱
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2.
根据图片提示信息,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中A、B两处相应的名称。
A:  B:  
(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交通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3.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丰富,各朝各代特点鲜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代初期,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讨论决策军国大事。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主要职责是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帝王的命令)。门下省长官为侍中,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议,复审中书诏敕。尚书省的长官为尚书令,其职责为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下属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分工明确,彼此制约,共同管理国家。
——改编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宋朝建立后,采取设置文官分权等措施防止武将专权,偏重提高文人的社会地位。选用大量文臣,出任中央、地方官职,甚至主持军务。并规定军人不得干涉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事务。此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还设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民政、军政和财政大权。
——改编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它为清代所独创,其设立与雍正初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联系。它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交兵部直接发出,称为“廷寄”,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成为皇帝统治的得力工具。
——改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材料一反映的制度始建于何时?“丞相”制度何时被废除?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
(3)材料三反映了北宋政治的哪一突出特点?有何积极意义?
(4)材料四中的“它”指什么?从材料一到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什么特点?
4.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加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行。洪洞县某中学七年级一班的同学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为主题,开展研讨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任务一:制作卡片,感悟文化精神
(1)请按照提示为下列人物制作学习卡片。

任务二:解读年代尺,构建时空观念
(2)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上①②相对应的史实或时间,并列举从②至1276年间的科技发明成果一例。

任务三:阅读思考,汲取思想智慧
(3)根据表格提示信息,完成下表。
内容
文学形式
背景史实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元稹《法曲》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4)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5.
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日本沿袭遣隋使的制度,遣使到唐。共向唐派出使团19次,官员有正使、副使等,其余成员还有工匠、留学生、留学僧等,人数为250人左右至500人不等。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改编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材料三继光至浙江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湖泽),不利弛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清)张廷玉《明史》卷二百一十二《戚继光传》
材料四台湾的台南市有一个著名的名胜古迹——赤嵌楼(如下图)。内设有奉祀郑成功的专祠,香火不绝。这里是郑成功率领中国军队收复台湾的重要纪念地。郑成功收复和经营台湾,加速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1)根据材料一,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列举同时期中外交往史实一例。
(2)材料二中A处是郑和远航的起点,它是哪里?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的史实其结果如何?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后,清朝是如何管理台湾的?
(4)四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交往方式?

2.选择题(共16题)

6.
下图为张泽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瓦子”是:
A.宋代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B.宋代开封城内专供演出的圈子
C.唐都长安城内的主要商业区
D.唐都长安城内的手工业作坊区
7.
元朝时期,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当时管辖西藏的是:
A.澎湖巡检司
B.驻藏大臣
C.宣政院
D.中书省
8.
唐朝灭亡以后,藩镇割据局面仍在延续,历史进入  时期。
A.春秋战国
B.五代十国
C.魏晋南北朝
D.辽宋夏金
9.
观察下图《契丹货币》与《西夏货币》,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契丹与西夏都与北宋订立了和约
B.契丹与西夏效仿中原制度建立官制
C.契丹与西夏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契丹与西夏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
10.
北宋建立后,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其职责是将地方征收的赋税,转运到中央。北宋政府设置转运使的根本目的是:
A.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防止知州权利过大
D.分割宰相的权力
11.
根据下表所列史实,可以明确归纳的主题是: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广州、泉州等地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宋朝的海外贸易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宋代经济的发展
C.宋代手工业的兴盛
D.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
12.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下列相关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②元朝建立
③蒙古灭金
④西夏灭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②①③④
13.
清代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4.
课堂辩论赛上,一组同学主张“闭关锁国政策弊大于利。”下列表述与此不相符的是:
A.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自卫作用
B.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C.导致国家闭塞,错失了发展机会
D.限制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15.
学完明朝的历史,李明感慨道:“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太可怕了!”他感慨的是:
A.八股取士制度
B.厂卫制度
C.皇帝制度
D.行省制度
16.
穿越时空隧道,你回到了明朝参加科举考试。下列做法不符合当时规定的是:
A.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
B.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题
C.用八股文的文体答卷
D.文章中自由发挥自己对时事的见解
17.
下列有关人物与作品的搭配中,错误的是:
A.徐光启——《农政全书》
B.李时珍——《本草纲目》
C.汤显祖——《三国演义》
D.吴承恩——《西游记》
18.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李自成受到百姓如此拥护的主要原因是: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C.向贫苦民众发放钱财
D.作战勇敢,足智多谋
19.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建的。下列关于明长城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B.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而建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以城墙为主体,多用砖石砌成
20.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为哪个朝代的疆域?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1.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下列不属于其表现的是:
A.苏州“十万烟火”,富甲天下
B.晋商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
C.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D.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普遍种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