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材料四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里?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开辟的区别。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人们将丝绸之路与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并称为打通世界的两大要道。但与后者时常伴随的血腥征服和殖民掠夺不同,丝绸之路并没有成为中国借以对外侵略扩张的通道。相反,它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版本,见证了不同体系的独立并行与遥相呼应,成就了中华、印度、希腊罗马等文明的交流融合。材料四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1)依据材料一,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里?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开辟的区别。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
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武帝施主父(即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材料四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请回答:
(1)图一这种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2)图二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有何特点?
(3)材料二中汉武帝“下推恩之令”有什么积极作用?
(4)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明朝和清朝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皇权,在政治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
(5)简要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武帝施主父(即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摘自《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材料四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请回答:
(1)图一这种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2)图二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有何特点?
(3)材料二中汉武帝“下推恩之令”有什么积极作用?
(4)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明朝和清朝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皇权,在政治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
(5)简要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3.
某中学准备开展以“期盼民族复兴、探求强国富民之路”为主题的德育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的相关资料,请用学过的知识来一试身手。
材料 中国有从“天朝上国”沦为“劣等民族”的迷茫与愤慨,有从“东亚病夫”到“少年中国”的登攀与跨越,有从“站起来了”到“猛虎在加速”的飞跃与巨变,书中也有一座座里程碑:1911,1949,1978,直到我们如此清晰触到“中国梦”的2012。
(1)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引发了哪次革命?有人说这次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这次革命失败了,你是怎样认为的?请说明理由。
第二板块(铸就辉煌)
(2)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2001年,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什么?
第三板块(活动感悟)
(4)请你为该校这次德育活动再设计一个主题。
(5)回顾中华民族的探索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材料 中国有从“天朝上国”沦为“劣等民族”的迷茫与愤慨,有从“东亚病夫”到“少年中国”的登攀与跨越,有从“站起来了”到“猛虎在加速”的飞跃与巨变,书中也有一座座里程碑:1911,1949,1978,直到我们如此清晰触到“中国梦”的2012。
——摘自《〈复兴之路〉的一种解读》
第一板块(伟大探索)(1)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引发了哪次革命?有人说这次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这次革命失败了,你是怎样认为的?请说明理由。
第二板块(铸就辉煌)
(2)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2001年,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什么?
第三板块(活动感悟)
(4)请你为该校这次德育活动再设计一个主题。
(5)回顾中华民族的探索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许多工业区都已遭到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惊人地发展起来。到1929年时,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2%……欧洲已不再像在19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场,这两方面的领导权都已转到大西洋彼岸。
(2)结合所学知识,列出美国推行的“扩张政策”的三个具体表现。依据材料二,归纳其影响。
(3)推断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重心的去向。
材料一 欧洲的许多工业区都已遭到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惊人地发展起来。到1929年时,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2%……欧洲已不再像在19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场,这两方面的领导权都已转到大西洋彼岸。
——《全球通史》
材料二 由于二战后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深陷侵越战争而不能自拔,美国国力的鼎盛时期到60年代末终于告一段落,巨额的战争费用,使财政赤字逐年扩大。……依赖美国援助和扶持的……日本经过高速发展,到70年代初,已一跃而为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1)依据材料一,分别概述欧洲与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导致这些状况的共同因素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列出美国推行的“扩张政策”的三个具体表现。依据材料二,归纳其影响。
(3)推断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重心的去向。
2.选择题- (共20题)
5.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D.指南针用于航海 |
8.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D.洋务运动破产 |
9.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 | B.林则徐 |
C.左宗棠 | D.邓世昌 |
10.
(2015·广西来宾)在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A.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11.
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接提示在题8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
梦想 | 重大探索 | 代表人物 |
自强求富梦 | ① | 李鸿章 |
变法强国梦 | 戊戌变法 | 康有为 |
民主共和梦 | 辛亥革命 | ② |
民主科学梦 | 新文化运动 | ③ |
A.①洋务运动 ②孙中山 ③陈独秀 |
B.①五四运动 ②孙中山 ③曾国藩 |
C.①五四运动 ②曾国藩 ③胡适 |
D.①洋务运动 ②陈独秀 ③梁启超 |
12.
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一大特色。以下某旅行社起草的景点介绍正确的是
A.遵义——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B.吴起镇——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
C.南昌——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
D.井冈山——党的诞生地 |
13.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足迹,有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依次选择上海、南昌、遵义、深圳的理由是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③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④长征的正确航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③④①② |
D.①③④② |
14.
今年(2015年),我国将举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 )
①是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
③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①是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
③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5.
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和口岸”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下列城市或地区的开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连
②深圳
③上海浦东
④海南岛
⑤成都
①大连
②深圳
③上海浦东
④海南岛
⑤成都
A.③①④②⑤ |
B.②④⑤①③ |
C.②①④③⑤ |
D.④①②③⑤ |
19.
“三大世界性宗教的形成,影响了世界各大古典文明体系的特点”。下列关于三大世界性宗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佛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地在亚洲,基督教的产生地在欧洲 |
B.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主张“众生平等” |
C.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博爱”,“基督”是“救世主”的意思 |
D.伊斯兰教的创立与建立统一的国家有机结合 |
20.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之处在于
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了革命爆发
②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
③革命都以暴力斗争方式进行
④革命后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了革命爆发
②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
③革命都以暴力斗争方式进行
④革命后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1.
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闸门,出现了许多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下列文学作品被认为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复活》 |
B.《奥赛罗》 |
C.《哈姆雷特》 |
D.《神曲》 |
22.
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说法中,属于评价的是
①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②《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③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①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②《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③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③④ |
23.
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应指
A.第一次工业革命 |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C.第二次工业革命 | D.法国大革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