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120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5

1.综合题(共3题)

1.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唐朝时期的社会历史,以“宋元时期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为主题,制作了一期板报,请你也起参与进来!
任务一(看疆城——从分裂走向统一)

(1)上面是宋元时期民族政权演变的示意图,请将其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
依据示意图内容概括这时期政局的主要特点。
任务二(析政局——战争与和平交织)
内容一岳飞《满江红》
内容一宋夏议和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据史书记载。签订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宋夏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2)内容一中的“胡虏”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内容二反映了宋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其有何积极影响?
任务三(探经济——现代因素已萌芽)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摘编自(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出现的“纸钞"有哪些?“(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任务四(辨是非——矛盾言论析观点)

(4)我国一些学者在观察了上图后指出,元朝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民族的交融提供了条件;但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的名句,我们耳熟能详,其抗元义举也为后世所称颂。你认为学者们的上述观点存在矛盾吗?请说明理由。
任务五(取经验——学以致用促发展)
(5)通过以上对社会历史的探究,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2.
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反映了时代的脉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史学家杜佑说:“自贞观以后,(唐)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摘自《通典》

(1)根据材料说说,材料描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这与唐太宗实行的哪措施直接相关?
材料二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朝代地区
西汉(2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493
459
南方
111
257
830
 

材料三 谣谚杂语.“苏湖熟,天下足”(苏州、湖州丰收,天下人的食物就都充足)。

——摘编自《宋诗纪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自西汉至宋代南北方人口的变化趋势及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
对外开放是个国家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是一个国家最具活力的地方,也是一个国家富裕程度和开放程度的代表性地区,而首都就是这种代表中的代表。唐代自首都长安出发,有14条主要的陆路通道和若干条自然河道和运河,可以通往四川、江南、两湖、两广等富庶之地,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核心的全国性市场,再以这个国内市场为核心,通过海洋运输和陆地边境道路,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市场。
(1)根据材料一可知,唐朝的对外交往呈现出水陆并重的局面。唐朝对外交往空前活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举列说明唐朝的对外交往“水陆并重”。
材料二 宋代海外贸易示意图

(2)根据材料,指出宋代对外贸易中,中国商船的踪迹所涉及的范围。当时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比较材料一、二可知,宋代的对外交往主要局限于海上丝绸之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材料三 开放与交流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现律,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是世界这个整体中各具特色的一分子,相互间的取长补短是这个国家或民族长盛不衰的密切联系的必由之路。回顾历史,也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其时外的交流开放往往是密切联系的。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判断题(共1题)

4.
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贞观时期,唐朝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郡县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改正:
(2)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改正:
(3)北宋初年,宋太祖有意重用武将掌握军政大权,以消除唐末以来的弊端。
改正:

3.选择题(共6题)

5.
岳飞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因精忠报国的英雄事迹,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如果想重温岳飞抗金的壮举,我们可观看下列哪一视频( )
A.《澶州之战》B.《郾城大捷》C.黄袍加身D.《赤壁之战》
6.
“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名为《传说》的歌曲中的主人翁成吉思汗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
A.统一蒙古B.建立元朝C.修筑长城D.开发江南
7.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一组图片(如下图)。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宋代农业迅速发展
B.宋代手工业的成就
C.唐朝制瓷业的成就
D.元代经济迅猛发展
8.
元朝结束了五代以来长达数百年的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继秦、西晋、隋以后我国封建历史上又个大一统的时期。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A.元朝定都大都
B.元军攻占临安
C.文天祥被俘
D.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9.
云南某一古堡山寨里矗立着一座蒋氏宗祠,祠堂门前有副对联写着:“耶律庭前千株树,阿莽蒋氏一堂春。”那里家家户户的祖宗牌位上都写着他们是耶律阿保机的后代。这说明该古堡山寨中的“蒋”姓村民都是( )族的后裔。
A.党项B.蒙古C.契丹D.女真
10.
现在网上颇为流行穿越小说。假如红红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的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但前来索取岁币的契丹和党项使者纵马狂奔,全然不顾在草市游玩的孩子的安全。据此可以推断,红红同学穿越到了(   )
A.唐朝长安B.北宋东京C.南宋临安D.元朝大都

4.填空题(共2题)

11.
(1)唐朝的纺织业品种繁多,其中__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2)唐朝时期,陶瓷业获得迅速发展。闻名中外的_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
12.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隋炀帝时创立________,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武则天在位时期,创立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扩大了统治基础。
(3)宋朝注重发展________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