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反映了时代的脉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史学家杜佑说:“自贞观以后,(唐)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摘自《通典》
(1)根据材料说说,材料描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这与唐太宗实行的哪措施直接相关?
材料二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朝代地区
| 西汉(2年)
| 唐代(742年)
| 宋代(1080年)
|
北方
| 965
| 493
| 459
|
南方
| 111
| 257
| 830
|
”
材料三 谣谚杂语.“苏湖熟,天下足”(苏州、湖州丰收,天下人的食物就都充足)。
——摘编自《宋诗纪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自西汉至宋代南北方人口的变化趋势及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