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材料二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三

材料四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表格提供的数据概括北方和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你列举出唐朝时中外交流的史实(至少二例)
(3)材料三图1表明手工业部门已经初步具备了什么意识?图2表明了南宋时期哪一经济领域的兴盛?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统治者为了解决社会问题,维护自己的统治,往往采取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有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中央,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他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的权利过大,实施了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他还设置官职以分知州的权利,被以后的历代沿用。
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了一个重要官职,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改编自部编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自封建(分封制)变为郡县(郡县制),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都)不逮(及不上)元。”
——《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他”都指的是宋朝哪位皇帝?其设置了哪一个官职“以分知州的权利”?材料中“一个重要官职”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设置此官职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疆域的什么特点?为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统治,元朝统治者开创了一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轻视少数民族,只有我能对他们一视同仁!)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材料二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藏族民谣
材料三 1004年秋,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当时皇帝也想南逃,但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前线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打退辽军……双方订立协议,规定宋每年送给辽银30万两、绢20万匹……
材料四 今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大陆军机飞越台湾海峡中线,以及台湾地区领导人、美国政府官员对此的言论提问。耿爽表示,关于大陆军机飞越台湾海峡中线的问题,建议向有关部门询问。对于此事,台湾地方的领导人做了表态,也发了“推特”,她的胡言乱语、狂言妄语,实在令人气愤。但这毕竟不是外交问题,我把它留给国台办的新闻发言人做回应。
——新浪新闻(2019.4.2)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唐太宗在与少数民族交往中采取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娶文成公主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名字叫什么?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什么?当时的“宋朝皇帝”是谁?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4)材料四中发言人说此事不是外交问题,为什么?请说明我国哪一朝代设立什么机构正式管辖台湾?
2.选择题- (共11题)
A.娱乐场所 | B.政府部门 | C.商贸店铺 | D.运动场地 |
A.蔡伦 | B.毕昇 | C.沈括 | D.徐光启 |
A. 重文轻武
B. 守内虚外
C. 对外开放
D. 重视边防
A.秦始皇 | B.汉武帝 | C.成吉思汗 | D.忽必烈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