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083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9

1.综合题(共4题)

1.

   古代经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5296

37.1%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行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材料四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反映我国古代区域经济有什么变化?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3)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新工具的发明,请写出材料三中的两种农具?

(4)材料四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富足状况,请你说他在经济上有什么措施?

(5)综上所述,你认为要发展经济,应该有些什么条件?

2.

   古代科技文化。宋元时期文化、科技都比较繁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

材料一 在唐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在各方面都出现了诸多难以超越的名家。如书法方面有“颜筋柳骨”这说;诗歌方面的“诗仙”、“诗圣”......

(1)请你说说“颜筋柳骨”中的颜、柳各是指什么?“诗仙”、“诗圣”又各是指谁?

材料二  宋朝注重发燕尾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2)请你说出宋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其中成就最大的文学家是谁?

材料三 元代对中国艺术最主要的贡献是戏曲,元代戏曲家将诗词与歌舞戏剧相合,创造了一种类似于歌剧的新剧种。

——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3)材料二所说的“新剧种”指的是什么?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科技)

材料四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4)材料中“○○○”指的是什么?这一发明是什么人传到欧洲的?哪一技术使得“极为神速”?其发明者是谁?热兵器时代的揭开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哪一项发明?

3.

   古代生活。古代的人虽然物资贫乏,但生活却是过得有滋有味的。

材料一 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材料二 餐馆、剧院、酒肆、林立,娱乐场所纷纷涌现,算命、杂耍、设棋局、演杂技、演木偶戏的各类人等充斥其间。

——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1)材料一所描绘的我国哪一朝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2)材料二中描述的地方在宋元时期叫做什么?在这些场所里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之为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娱乐场所主要是为哪一阶层服务的?(统治阶层还是市民阶层?)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学者指出,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调适的产物。
材料一 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西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形成了“郡县治则天下安”的观念。
材料三 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唐玄宗尤其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材料四 元代行省的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秦朝在地方上以什么制度取代了分封制?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观点?
(2)唐太宗、唐玄宗的统治是“州政阶段”成功的典范,先后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3)元代开启了“省政阶段”。根据材料四,元代行省长官的权力出现了怎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选择题(共13题)

5.
明清之前,我国历来得重视与国外进行文明交流,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A.唐时与日本、美国、新罗、天竺都有密切的联系。
B.玄奘西游后,还亲自创作了《大唐西域记》,这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C.南宋朝时,意大利的一位旅行家来中国生活了17年,并产生一本介绍中国的书《马可 波罗行纪》
D.元朝时,通过海路与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交往密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6.
我国古代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对他们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李春是隋朝时著名的工匠,他主持建造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B.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宰相,合称为“房谋杜断”
C.晚唐的黄巢,起义反唐,攻入长安,建立了政权,但最终还是起义失败了。
D.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编写了《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7.
元朝时候,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  )
A.回族B.白族C.土家族D.傣族
8.
关于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宋与辽之间产生了“澶渊之盟”
B.西夏多次进攻北宋且屡屡获胜,后来北宋与之和谈,向西夏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C.北宋与金订立盟约,相夹攻辽朝。1125年,最终共同灭了辽。
D.总体来说,辽、西夏、金与北宋的关系是附属关系。
9.
下列与岳飞无关的历史知识是(  )
A.“莫须有”B.岳家军在大散关大败金军主力,宋金对峙形成
C.“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D.在背上刺“精忠报国”
10.
1279年,元灭南宋,其主要历史意义是(  )
A.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B.第一次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原,打破民族界限
C.纠正了宋朝的重文轻武的错误治国理念
D.加快了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
11.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12.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  )
A.隋文帝B.唐玄宗C.宋太祖D.元世祖
13.
余秋雨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其向往的理由是( )
①废除宰相,专制顶峰 ②消灭割据,结束分裂
③科技领先,宋词兴盛 ④经济繁荣,重心南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4.某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涉及甲、乙、丙和丁四种物质,它们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序号

反应前质量/g

68

10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37

128

15.
秦朝的郡县制和元朝的行省制都能有效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
A.都有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B.其长官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C.地方官员之间的分权和制衡D.都有利于发挥地方自主性
16.
下列民族与人物各项横线两端没有联系的是
A.女真族——完颜阿骨打
B.蒙古族——松赞干布
C.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D.党项族——元昊
17.
2013年11月3日,第九届中美电影节开幕式在洛杉矶举行。《忽必烈传奇》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下列属于忽必烈功绩的是
A.统一蒙古草原
B.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C.建立蒙古国
D.灭西夏、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