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5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身体棒棒的。
B.优质阅读能够更好地涵养我们的心灵,丰盈我们的思想,使我们宝贵的阅读时间趋于超值。
C.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D.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2.
下列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恣(suī)    嘟(nāng)    劫(luè) 两插刀(lèi)
B.婷(pìn)    伤(zhòng)   愧(nǎn) 喏连声(rě)
C.报(tiě)    言(zhēn)    意(zhuó)    之有效(xíng)
D.养(rú) 养(huàn)    手(duò) 自吹自(lěi)
3.
下列词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贸然  婵师  绸缎  行销骨立
B.作揖  旁骛  撩豆  如雷惯耳
C.坍蹋  市面  掂记  鸠占雀巢
D.视查  促狭  天骄  取义成人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B.鲁迅在《故乡》《藤野先生》《孔乙己》等小说里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C.《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海燕之歌》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春天的旋律》。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小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
(2)这首词上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其内涵是否一样?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①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②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拿破仑,生长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③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④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在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⑥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小题1】第①段从童年和少年的美好理想开始写起,有什么好处?
【小题2】文章运用了大量的问答句式进行说理,有何作用?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不愿意从身体到灵魂都是拿破仑,对每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
B.一个人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己的内在生活,这个人就有了他自己。
C.一个人意识到“自我”的宝贵并活出自己的特色与滋味,才能成为自己。
D.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但真正成为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你的天空会完好无缺吗

朝颜

①天空零星地飘着细雨,洁白的木梓花在路旁恣意开放,甜香得仿佛要溢出蜜来。几个散学归来的孩子用伞柄钩着伞柄,奔跑着,嬉闹着,咯咯地笑着。这样的乡村冬景,覆盖着一层温馨美好的外衣,很容易击中我内心柔软的部分。

②现在,我置身于瑞金最偏远乡镇的一个村子里,是一名群众路线工作常驻队员。两年了,我挨家挨户走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却每每被一间间屋子的寥落和冷清刺痛双目。老人、孩子、一些嘎嘎叫唤的家禽,是村中的主角。而年轻人,则像珍稀的候鸟,唯有在年关将近时才会飞回来,暂时填满屋子的空寂。很快的,他们又将起飞,降落在不属于他们的城市里。自然,刚刚被焐热的怀抱,也随之飞走了。

③我寄居的这个家庭,毫无悬念的,亦是只剩了老人和孩子。寡居的阿姨六十多岁,领着一大群孙子孙女和外孙子外孙女。阿姨的声音热情高亢嘹亮,训孩子,斥鸡鸭,有着似乎强势的热闹。直到那一天,她被已经高出她半个头的孙女丽丽用板凳砸中,我才发现,瘦弱的阿姨其实是那样的外强中干。

④事情的起因多么简单,丽丽偷钱,又不服阿姨的训斥,于是随手抄起板凳,扔向了那个亲手抱她喂她养她长大的奶奶。然后,她若无其事地背起书包上学了。她的弟弟回来说,丽丽从学校旁边的小店里出来,左手提着辣片,右手攥着冰棒。

⑤在这件事发生之前,我早已领教过丽丽的身手敏捷。我们在餐桌上吃饭,她悄悄地端着碗潜进我的卧室,拉开我的钱包。她很聪明,不会一次全部拿光,不细心是不容易察觉的。但次数多了,便总有露馅的时候。有很多次,她将我箱子里的零食吃光,笔掏走,蜂蜜只留下小半瓶。但是她见到我时,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喊一句阿姨。

⑥我断断续续地听到奶奶和丽丽母亲在电话里的对话。

⑦“她要钱用,你就给她嘛。”

⑧“给了,她还是要偷啊。”

⑨“那你就多给一点嘛。”

⑩我知道,丽丽的母亲在外面开着一爿店,收入不错。她一定以为,钱是可以弥补一切的法宝。但她不知道,饥饿和欲望是一个无底的深洞,一经形成,便是用再多的钱也填不饱的。

日子依旧在看似平静中向前滑行。后来,丽丽的母亲回来,又一次以弥补的方式,给了她一个智能手机。以手机为起点,状况一点一点地发生着。先是为了蹭WIFI,丽丽在打雷天偷偷将我的电脑接上电,导致电脑主机、路由器和“猫”统统罢工。然后是丽丽所持手机的话费以天文数字向上攀升,终于连她母亲也忍无可忍。

后来,丽丽读大学的堂哥打开她的手机,发现她正与一位素未谋面的大叔进行着一场热火朝天的“网恋”,话费之谜终得破解。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仗义的丽丽,居然主动为远方那个大叔充话费。

面对一场又一场的审问和劝说,丽丽甚至连眼泪都懒得掉下一滴。她沉默,麻木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我猜她一定想,她有什么错,除了那个虚拟的男人,谁曾给过她那样多的甜言蜜语,谁曾给过她那么多言语上的关怀呵护。这些年她得到的,除了钱,还是钱。

作为驻村干部,我们曾在村委会煞有介事地成立了一个留守孩子辅导中心,希望能以一己之力,在学业上、心灵上,多少给予孩子们一些东西。这种帮扶形式被写进总结,写进宣传资料里,看上去很像那么一回事。然而事实上,真的收效甚微。

每年暑假来临的时候,一辆又一辆的大班车开进镇里,又一群留守孩子将被带到父母所在的工厂、工地上。他们以一群候鸟的身份,飞抵那个陌生的地方。迎接他们的,会是一个水草丰美的湖泽吗?当更多的零食、玩具以弥补的姿态堆砌在他们的面前,那一片曾经塌陷的天空,是否会像女蜗补过的那样,完好无缺?

(选自《2016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小题1】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丽丽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题3】结合语境,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而年轻人,则像珍稀的候鸟,唯有在年关将近时才会飞回来,暂时填满屋子的空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然后,她若无其事地背起书包上学了。她的弟弟回来说,丽丽从学校旁边的小店里出来,左手提着辣片,右手攥着冰棒。(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小题4】细读本文,根据你所了解的现实,说说文章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4.对比阅读(共1题)

8.
阅读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掇(duō):拾取,采取。②本:根据。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佳木而繁阴(_____)
(2)遂书以其亭焉(_______)
(3)醉翁之不在酒(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守与客来饮此   既得斯泉山谷之间
B.道风俗之美  西南诸峰
C.山间朝暮也 修来此
D.乃日与滁人仰望山 朝往,暮而归
【小题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文是游记散文,采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B.甲文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
C.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甲文用㪚句描写,且巧用“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D.甲乙两文均写到了“四时之景”,但各自描绘的景物特征有比较大的差异。
【小题4】结合乙段的具体内容,说说欧阳修取名“丰乐亭”的深刻用意。
【小题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5.名著阅读(共1题)

9.
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问题。

(甲)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做粉碎。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众人都跪下告道:“这人酒后发狂,哥哥宽恕。”

……

(乙)宋江道:“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众皆称谢不已。当日饮酒,终不畅怀。

(1)选文体现了李逵、武松怎样的个性特点?
(2)一部《水浒传》,凸显一个“义”字。在众好汉眼里,“义”高于一切。请列举书中你认为最能体现“义”的两个故事。
(3)梁山好汉大多反对招安,但最终众兄弟还是跟从宋江接受朝廷招安,根据小说内容,说说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综合性学习。
搜集资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临沂市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开展“怎样搜集资料”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语文老师明确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资料搜集。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你结合材料内容,根据要求参与完成活动任务。

材料一:①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②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③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科。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你从两则材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2)材料一有两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A.____________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初中语文课本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里面有多姿多彩的形象。朔方的雪像雨的精魂,奏唱出热烈的赞歌勇敢的海燕像预言家,昭示着光明的未来

7.命题作文(共1题)

11.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1)遇见冷冽清幽的小石潭,柳宗元用才情写下千古名篇;遇见严慈的母亲,胡适改变了人生的航向;遇见人生的第一本书,牛汉在心酸童年里感应到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相遇,是一种缘分,在最美的时光里,与你相遇,演绎最美的一段故事、一种情怀、一份收获。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2)夸父为了追赶太阳,奋力奔跑;精卫为了填平大海,拼命地飞翔;傅园慧为了夺得奥运奖牌,用尽了全力;女排姑娘为了祖国的荣誉,不惧强敌力挽狂澜;中国航天人为了展现创新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二号”……为了仰望日月星辰,他们在努力奔跑;为了欣赏山川湖海,他们在努力奔跑。我们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为了心中的梦想,更应努力奔跑,奋勇向前。

请以“努力奔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