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87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6

1.判断题(共1题)

1.

   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增至46处。东京(开封)人口达到百万以上。南宋都城临安府(杭州)到宋宁宗时已达120多万人。宋代城市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商店可以随意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开封城内,到处都有商铺、邸店、质坊、酒楼、食店,而且还有晚上交易的夜市。城内还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叫做瓦子,里面有“勾栏”(歌舞场所),酒肆、茶楼。入元以后,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继续保持着繁荣局面,而且随着运河的恢复和海运的开通,在运河沿线和沿海出现了一批非常活跃的城市。早在唐代出现的在大城市周围的定期草市墟市,到宋代已经普遍存在于大、中、小城市周围和一些村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易场所。许多草市逐渐发展成镇市,镇市发展为城市。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宋代城市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商店开设采取集中的方式。
(2)宋代城市居民的生活多姿多彩,娱乐活动丰富。
(3)北宋时,烧煤在东京城内已很普遍。
(4)草市墟市已成为宋代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场所。
(5)宋元时期,我国城市发展迅速。

2.综合题(共2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决胜人力。

——王祯《农书》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描述的是唐朝出现的什么新农具?此外,唐朝在农业生产工具上还有什么创新?
(2)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中宋朝“增设的机关”是什么?请列举宋朝两个重要的对外贸易商港。
(3)材料三反映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最后完成于哪个朝代?
3.
历史图片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识图辨史”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反映的事件是中国古代空前的航海壮举,请问它发生在哪个朝代,说出郑和航行最远到达的地点?郑和远航是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为他们提供技术?
(2)图二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不顾时世,安于现状”的政策,请判断这是什么政策?并简述其影响?
(3)以史为鉴,可以明智。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你认为我们应该借鉴些什么?

3.简答题(共3题)

4.
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的根本,是延续的基脉。唐宋元时期的文化异彩纷呈。
(1)他的诗昂扬进取,飘逸洒脱,被誉为“诗仙”的他是盛唐自信的化身,他是?
(2)词是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请列举出两位宋代的著名词人。
(3)请写出被后人誉为“史学两司马”的两位史学家的代表著作。
(4)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5.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辉映着祖国的天空。***曾提到“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
(2)面对金军南下,精忠报国的英雄是谁?面对元军南下,展开抗元斗争,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是谁?
(3)简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历史贡献。
(4)明代中后期,率军英勇作战,解除东南倭患的民族英雄是谁?
6.
观察《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出发地:刘家港
B.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2)从图中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

4.选择题(共10题)

7.
下列哪项不是宋太祖的政治措施
A.加强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C.设通判分地方州府权力
D.任用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8.
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结束这一局面,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
元朝时期我国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
A.回族
B.蒙古
C.契丹
D.女真
10.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1.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B.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12.
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3.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
14.
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主要原因是
A.明朝国力的衰退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西方列强的侵略
D.八股取士的影响
15.
清朝在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同时清朝的政治也有很多弊病。如明代后期的君权有一定的松懈,而清朝设立 ,又把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高峰。根据所学知识,划线部分应补充为
A.废除丞相
B.军机处
C.驻藏大臣
D.摄政王大臣会
16.
下列一组漫画描绘了我国古代臣子上朝礼仪的变化:由宋以前的坐到宋太祖以后的站,到了明代只能是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
C.内阁取代了宰相
D.丞相制度废除的结果

5.填空题(共1题)

17.
观察《元朝疆域图》:

请将以下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元朝都城
B.澎湖巡检司管辖的地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简答题:(3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