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综合题- (共3题)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节选自《元文类》卷四十
材料二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
(1)材料一中的世祖皇帝是元朝的建立者,他的名字是什么?(2分)材料一提到的制度名称是什么。这一制度有何影响?
(2)君臣关系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导致了君臣关系变化?(回答两点)
材料一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节选自《元文类》卷四十
材料二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
(1)材料一中的世祖皇帝是元朝的建立者,他的名字是什么?(2分)材料一提到的制度名称是什么。这一制度有何影响?
(2)君臣关系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导致了君臣关系变化?(回答两点)
5.
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 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如果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就好像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虽然肚子饱了,人却已经死亡。……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吃穿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译文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请你写出“此河”开凿后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了百姓能够生存,这位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写三点)
(3)材料三表格人口是怎样变化的?这一变化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 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如果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就好像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虽然肚子饱了,人却已经死亡。……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吃穿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译文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请你写出“此河”开凿后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了百姓能够生存,这位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写三点)
(3)材料三表格人口是怎样变化的?这一变化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摘自班固《汉书》卷一九《九官公卿表》
材料二 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1)据材料一指出: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长官名称是什么。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他开创的盛世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朱元璋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监督管理,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回答一点)朱元璋整顿吏治的措施在今天有没有必要实行,为什么?
(4)明朝后期由于吏治腐败导致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他建立的政权名称是什么?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摘自班固《汉书》卷一九《九官公卿表》
材料二 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1)据材料一指出: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长官名称是什么。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他开创的盛世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朱元璋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监督管理,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回答一点)朱元璋整顿吏治的措施在今天有没有必要实行,为什么?
(4)明朝后期由于吏治腐败导致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他建立的政权名称是什么?
3.选择题- (共21题)
11.
下列资料来自中国古代的一个城市居民生活情景,他应该生活在( )
①店铺从白天一直营业到后半夜 ②在勾栏前看武术表演 ③到青果团买水果
①店铺从白天一直营业到后半夜 ②在勾栏前看武术表演 ③到青果团买水果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12.
下列诗词反映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③②④① | D.④②①③ |
13.
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 ③都创立了新的制度 ④都是在农民起义打击下灭亡
①都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 ③都创立了新的制度 ④都是在农民起义打击下灭亡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