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历史中考考前押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969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3

1.综合题(共1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韬钤深处》

(1)材料一中的“我”指的是谁?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二:某运动大事记
时间
大事
5月5、6日
北京总工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实力赞助学生。
5月7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5月20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6月5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表中所示爱国行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运动的特点。
(3)材料一、材料二所述人物的爱国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品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朝贡贸易)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亚非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
(殖民贸易)
材料二:持续四个世纪之久的非洲奴隶贸易给西欧资本主义带来巨额财富,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然而,对非洲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在这场空前浩劫中,到底有多少黑人被贩卖到欧洲、美洲和亚洲的中东地区,各国学者根据各自的分析,做出了不同的估计。

——《世界历史》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分析“奴隶贸易”对欧洲、非洲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自由贸易)
材料三: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5月1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公告,拟对中国约3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启动加征关税的程序。而几天前,美国刚宣布提高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税率。对于美方升级关税措施的举动,中方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对部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并首次启动关税排除程序。
(3)材料三中美国的做法违背了与当今世界哪一经济趋势?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中国政府应该怎样应对?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不断加深,封建统治飘摇不定。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疆大吏着手开始由上至下的改良,购买西方先进的武器提高国防能力,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触及封建体制的改变,始终维护着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1)“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疆大吏着手开始由上至下的改良”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这场“改良”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事实上,西方思想和西方物品在19世纪70年代已大为流行起来。吃牛肉、穿长裤、携带雨伞、炫耀手表和钻石戒指等现象开始风靡一时。1878年创作的一首儿歌是这种观念的最好说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现象与日本的哪一次改革有关?该社会现象的出现与此次改革中的哪一举措相关?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4.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舞台上的焦点,两国关系一波三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美关系发展史
(1)在材料一中的①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哪场侵华战争?在材料一中的②阶段,中美关系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材料二: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表握手……1972年2周,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2)材料二提及的杜勒斯拒绝与中国代表握手的做法,反映了美国政府对中国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具体史实佐证你的回答。材料二后面提到的尼克松与周恩来的握手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2019年6月1日来了。中国政府从这一天开始对价值约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提高关税,作为对美国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关税提高到25%举动的反击。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面对美国的贸易威胁,中国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的原因。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廖承志

(1)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史实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材料二:

(2)材料二所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一次著名战役?这一战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上述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6.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近代某条约

(1)材料一内容出自近代哪一条约?该条约签订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2)写出材料二的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经济特区的名称ABCD。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的对外开放与现代的对外开放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中国的两次对外开放在经济方面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汉武帝实行的哪一举措开始确立了“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
材料二:辛亥革命……给予孔子儒学以巨大的冲击。但是……袁世凯宣布“整饬纲纪”,恢复学校“祀孔”“读经”,颁布《祭孔告令》,声称“……唯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一时尊孔复辟,甚嚣尘上……因此,“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

(2)材料二中,袁世凯“颁布《祭孔告令》”的目的是什么?为了“造新国民”,近代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

(3)屠呦呦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作出的“突出贡献”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8.
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探究相关问题。
(光辉历程)
(1)小华同学在梳理新中国发展的光辉历程时,制作了大事年表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如下表所示),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时间
大事件
1949年10月1日
成立
1953年7月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956年底
完成
1957年底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1978年12月
召开
1999年12月20日
回归祖国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论从史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
(2)请你以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史实为例,论证上述观点。
(同心筑梦)
(3)综合上述探究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走下去?
9.
改革开放40年,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走进新时代)
(1)请将上图中年代尺中的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根据图中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希望的田野上)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
 
(2)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出什么趋势?其原因是什么?
(春天的故事)
1979年4月,广东省委提出,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紧靠港澳,华侨众多的特点,给予特殊政策,在……建立出口加工区……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我国在广东建立了哪些经济特区?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在广东建立特区有哪些优越条件?
(展望未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中共十九大报告

(4)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复兴。上述通过探究和交流,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10.
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某校九年级(8)班同学就世界上两次重大革命进行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回眸革命)
 

 

图1
图2
 
(1)揭开图1所示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图2所示场景出现的时间是
(比较革命)
(2)比较图1、图2反映的两大革命,提取这两次革命的两个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感悟革命)
(3)综合上述探究活动,请你谈谈对民主革命的认识。
11.
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地点是 ,1916年法德进行的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激战发生在图中的 处。(以上均填图中字母)
(2)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图中所示区域的政治变化及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的影响。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该政策允许农民将土地当成自家所有来使用……允许他们根据市场价格进行产品交易……那些商人的商店在内战期间被国有化,他们现在可以重新管理商店,且政府允许开展小规模的私人制造产业。列宁还引进外商投资矿产和其他发展计划。

——摘编自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

(1)材料一中的“该政策”指的是列宁实行的哪一政策?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
材料二: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3年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为了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罗斯福实行了什么政策?为什么说这一政策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3)综合上述材料,苏俄和美国的发展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