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2)请写出世界上最早纸币的名称。
(3)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料二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
(4)请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二:时间 | 地域 | 比例 | |
北方 | 南方 | ||
742年 | 3042万人 | 2036万人 | 3:2 |
1080年 | 956万人 | 2368万人 | 2:5 |
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资治通鉴》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2)请写出世界上最早纸币的名称。
(3)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料二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
(4)请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2.
探究空间: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下面就请你一显身手,结合你掌握的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状况
材料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到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面对美国、苏联等国的威胁,欧洲政治家清醒的认识到,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欧洲的统一。为了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为了更好的利用欧洲的资源,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材料一反映出这些国家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状况?
(2)依材料二,促使重组欧洲因素是什么?简要概述20世纪欧洲发展的轨迹。
(3)结合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状况
年份 | 1870年 | 1900年 | ||||||
国家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占世界工业产量的比重 | 32% | 10% | 13% | 23% | 18% | 7% | 16% | 31% |
占领殖民地面积位次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材料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到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面对美国、苏联等国的威胁,欧洲政治家清醒的认识到,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欧洲的统一。为了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为了更好的利用欧洲的资源,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材料一反映出这些国家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状况?
(2)依材料二,促使重组欧洲因素是什么?简要概述20世纪欧洲发展的轨迹。
(3)结合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列举题- (共2题)
3.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________。
(4)开创政府干预社会经济先例的改革是________。
(1)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________。
(4)开创政府干预社会经济先例的改革是________。
4.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中国近代史上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的是________。
(2)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________。
(3)著作《相对论》的作者是________。
(4)中国明清时期最高成就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
(1)中国近代史上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的是________。
(2)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________。
(3)著作《相对论》的作者是________。
(4)中国明清时期最高成就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
3.选择题- (共18题)
8.
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
A.《天津条约》 | B.《北京条约》 |
C.《辛丑条约》 | D.《马关条约》 |
12.
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史实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一大”﹣﹣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
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
C.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中共“十五大”﹣﹣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13.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于外交舞台。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
C.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 |
D.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17.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
18.
以下事件说法搭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慕尼黑协定﹣﹣壮大了反法西斯力量 |
B.莫斯科保卫战﹣﹣二战的转折点 |
C.《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
D.诺曼底登陆﹣﹣英美盟军登上非洲大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列举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