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模拟冲刺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968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二:
时间
地域
比例
北方
南方
742年
3042万人
2036万人
3:2
1080年
956万人
2368万人
2:5
 
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资治通鉴》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2)请写出世界上最早纸币的名称。
(3)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料二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
(4)请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2.
探究空间: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下面就请你一显身手,结合你掌握的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状况
年份
1870年
1900年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占世界工业产量的比重
32%
10%
13%
23%
18%
7%
16%
31%
占领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3
4
1
2
3
4
 
材料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到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面对美国、苏联等国的威胁,欧洲政治家清醒的认识到,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欧洲的统一。为了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为了更好的利用欧洲的资源,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材料一反映出这些国家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状况?
(2)依材料二,促使重组欧洲因素是什么?简要概述20世纪欧洲发展的轨迹。
(3)结合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列举题(共2题)

3.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________。
(4)开创政府干预社会经济先例的改革是________。
4.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中国近代史上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的是________。
(2)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________。
(3)著作《相对论》的作者是________。
(4)中国明清时期最高成就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

3.选择题(共18题)

5.
清朝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措施是
A.设立锦衣卫
B.大兴文字狱
C.裁撤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置军机处
6.
被揍了的天朝上国大清以“自强”为口号开始自救,下列不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福州船政局
7.
如果你是参加五四运动的爱国学生,那么你呼喊的口号应该是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8.
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9.
李宗仁将军曾说:“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卢沟桥事变B.转战陕北C.秋收起义D.台儿庄战役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如下图宣传画应该出现在哪一时期
A.三大改造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2.
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史实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一大”﹣﹣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五大”﹣﹣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3.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于外交舞台。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
D.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4.
以下关于香港顺利回归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洗刷了中国近代百年的耻辱     B. 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C. 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施 D. 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
15.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是
A.神权主义
B.人文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道主义
16.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社会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重大损失,两次大战爆发相隔多少年,哪个国家同时是两次大战的元凶
A.12年意大利
B.15年德国
C.20年日本
D.25年德国
17.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18.
以下事件说法搭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慕尼黑协定﹣﹣壮大了反法西斯力量
B.莫斯科保卫战﹣﹣二战的转折点
C.《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诺曼底登陆﹣﹣英美盟军登上非洲大陆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中途岛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20.
关于列宁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影响评价,错误的是
A.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有利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
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基础
D.使苏联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
21.
观察下表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美国由此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22.
(题文)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B.成立国际联盟
C.决定成立联合国D.建立北约组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列举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