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思想经典)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请选择各家的主张,将对应的序号填入上表的空格内。
①以法治国 ②兼爱非攻 ③以德治国 ④无为而治
材料二 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说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文学经典)
材料三 唐、家以后商业和货币经济的飞发展,随着科举制的完善,平民士子逐步登上政治舞台……中国绘画艺术的技法风格到了宋代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代表作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六朝以来盛行不衷的诗歌在唐朝达到了高峰,代表人物有李白、 等,诗歌衰落了,脱胎于唱曲的词却兴盛起来,代表人物如 等。词后来日益僵化,而歌曲代之而起,后来,戏曲与小说发展成为高度成熟的杂剧和小说,明代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和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是 。这种大众文艺的兴起,显然与教育程度和中国文化的都市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史》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从材料中的序号,为其填上合适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思想经典)
材料一
学派 | 代表作品 | “诸子百家”之言(摘选) | 核心思想 |
道家 | 《道德经》 |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
儒家 | 《论语》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
墨家 | 《墨子》 |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 |
法家 | 《韩非子》 |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请选择各家的主张,将对应的序号填入上表的空格内。
①以法治国 ②兼爱非攻 ③以德治国 ④无为而治
材料二 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说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文学经典)
材料三 唐、家以后商业和货币经济的飞发展,随着科举制的完善,平民士子逐步登上政治舞台……中国绘画艺术的技法风格到了宋代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代表作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六朝以来盛行不衷的诗歌在唐朝达到了高峰,代表人物有李白、 等,诗歌衰落了,脱胎于唱曲的词却兴盛起来,代表人物如 等。词后来日益僵化,而歌曲代之而起,后来,戏曲与小说发展成为高度成熟的杂剧和小说,明代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和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是 。这种大众文艺的兴起,显然与教育程度和中国文化的都市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史》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从材料中的序号,为其填上合适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2.
节日:中国千年文化之路
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
——中国传统节日一中国网
(1)下面的表述,若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若与材料违背,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
①我国古代节日的起源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授时历)。 (____)
②战国以后的传统节日和节气密切相关。(____)
③到汉朝主要传统节日已经定型。 (____)
③汉代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发展,与节日形成没有关系。(____)
⑤到唐代节日尚未从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 (____)
材料二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西晋周处的《风土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2)上述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


(3)阅读材料三,选择其一说说该传统节日的习俗有哪些?
(4)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聚的文化结晶。请你结合现实谈谈我们传承中华传统节日的做法(至少写出两点)。
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
——中国传统节日一中国网
(1)下面的表述,若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若与材料违背,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
①我国古代节日的起源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授时历)。 (____)
②战国以后的传统节日和节气密切相关。(____)
③到汉朝主要传统节日已经定型。 (____)
③汉代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发展,与节日形成没有关系。(____)
⑤到唐代节日尚未从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 (____)
材料二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西晋周处的《风土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2)上述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



(3)阅读材料三,选择其一说说该传统节日的习俗有哪些?
(4)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聚的文化结晶。请你结合现实谈谈我们传承中华传统节日的做法(至少写出两点)。
3.
文物书写历史。
材料一 近期央视热播的《国家宝藏》节目,立足中华文化宝库资源,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出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
运用上表中的文物,说明该文物与主题的关系,将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一 近期央视热播的《国家宝藏》节目,立足中华文化宝库资源,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出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文物图片 | ![]() | ![]() | ![]() | ![]() |
介绍 | 商鞅方升 商鞅变法相关的一件文物是秦国统一度量衡的证据 | 妇好鸮尊 商代青铜器,出自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傲娇又霸气的模样放在今天也毫不过时 | 《千里江山图》(局部) 北宋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之作,我国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品。 | 杜虎符 战国时期秦国的兵甲之符,专用作调遣杜城一地兵将。 |
序号 | ⑤ | ⑥ | ⑦ | ⑧ |
文物图片 | ![]() | ![]() | ![]() | ![]() |
介绍 | 各种釉彩大瓶 集成了乾隆时期最好的陶瓷工艺和题材,是中国制瓷技术顶峰,人称“瓷母” | 鎏金木芯马镫 它的出现使骑兵成为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主力兵种,传入欧洲后,甚至影响了中世纪的欧洲骑士 | 曾侯乙编钟 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 | 云梦睡虎地秦简 竹简上记载了法律、政治,医学等许多内容 |
运用上表中的文物,说明该文物与主题的关系,将表格补充完整。
主题 | 序号 | 说明 |
艺术 | | |
⑦ | 是一件庞大的乐器 | |
政治 | ① | 与变法相关的文物 |
| | |
军事 | | |
⑥ | 使骑兵成为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主力兵种 | |
工艺 | ② | 商代的青铜器 |
| |
4.
交流与冲突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两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二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浩浩荡荡的船队,一路上留下明朝强大的影子,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指的是什么?这次“壮举”最远到达了哪些地方?你怎样理解这一“壮举”?
(4)材料一中,图三、图四两位历史人物相同的经历是什么?
(5)古代文明的交往有和平交流和暴力冲撞两种方式,它们都促进了文明发展,从以上材料中找出和平交往方式的事件。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两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二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浩浩荡荡的船队,一路上留下明朝强大的影子,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指的是什么?这次“壮举”最远到达了哪些地方?你怎样理解这一“壮举”?
(4)材料一中,图三、图四两位历史人物相同的经历是什么?
(5)古代文明的交往有和平交流和暴力冲撞两种方式,它们都促进了文明发展,从以上材料中找出和平交往方式的事件。
5.
某校学生围绕“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主题展开综合实践探究。
材料一

(1)请将以上卡片进行判断、选择,并填入下列表格中的恰当位置。
材料二
(2)结合所学,将表中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一

(1)请将以上卡片进行判断、选择,并填入下列表格中的恰当位置。
朝代 | 基本史实 | 结论 |
唐朝 | | 加强了唐朝与西藏地区的联系 |
| 卡片1 | 中央政府对西藏实行了长期有效的管辖,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清朝 | (3个) | |
| | 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
材料二
历史时期 | 存续时间 | 民族 | 时代特征 |
① | 公元前221﹣220(440年) | 汉族、匈奴、西域各族等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与初步发展 |
西晋时期 | 266﹣316(50年) | 汉族、鲜卑、氐、羯、羌等 | 短暂统一 |
三国、②时期 | 220﹣280/317﹣589(332年) | 汉族、鲜卑、氐、羯、羌等 |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 |
③ | 589﹣907(368年) | 汉族、突厥、吐蕃、回等 | ④ |
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蒙古时期 | 907﹣1271(364年) | 汉族、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族等 | 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
元、⑤ | 1279﹣1912(631年) | 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藏族等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2)结合所学,将表中内容补充完整。
2.选择题- (共23题)
8.
南宋时,一位商人沿长江而“比之隋朝和唐朝的统治者,他们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政府职务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他们甚全安置文职官员来监管军队。”这段文字描述宋朝的特点是
A.经济重心南移 |
B.科学技术发达 |
C.海外贸易繁盛 |
D.政治重文轻武 |
9.
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你的经历中可能有( )
①经常吃鱼
②骑骡子出门旅行,携带纸巾、住邸店
③在“勾栏”中听说书艺人讲岳飞抗金的故事
④与朋友一起踢蹴鞠
①经常吃鱼
②骑骡子出门旅行,携带纸巾、住邸店
③在“勾栏”中听说书艺人讲岳飞抗金的故事
④与朋友一起踢蹴鞠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13.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政治统治开明
C. 城市经济活跃 D. 民族融合加强
朝代 地区 | 西汉(2年) | 西晋(280年) | 唐代(742年) | 宋代(1080年) |
北 方 | 965 | 149 | 493 | 459 |
南 方 | 111 | 65 | 257 | 830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政治统治开明
C. 城市经济活跃 D. 民族融合加强
16.
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如图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18.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那媚外的内伤”这是中国风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
B.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写的 |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
D.外国学者称他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
19.
78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完获话见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的获奖推动了中国中医的发展,介绍中医知识的图书纷纷摆在书店的显要位置,下列图书属于中医方面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1.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这一评价的史实依据是
A. 抗击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
B. 抗击倭寇,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C. 辅佐燕王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D. 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A. 抗击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
B. 抗击倭寇,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C. 辅佐燕王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D. 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25.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A. 皇帝的辛劳
B. 君权的强化
C. 地方的无权
D. 仪式的完善
A. 皇帝的辛劳
B. 君权的强化
C. 地方的无权
D. 仪式的完善
26.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之后在台湾设置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该机构是( )
A. 台湾县,隶属浙江省 B. 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C. 台湾道,隶属福建省 D. 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A. 台湾县,隶属浙江省 B. 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C. 台湾道,隶属福建省 D. 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