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频繁是传统文化得以兴盛的重要条件。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思想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科技篇)如图

请回答:
(1)孔子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是我国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材料二中的言论被他的弟子们整理成哪一著作?
(2)蔡伦在科技发明上有何突出贡献?有什么历史意义?
(3)罗盘针是何时开始在中国的海船上使用的?并经由谁传入到欧洲?
(4)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发明,中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发明还有哪些?
(思想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科技篇)如图

请回答:
(1)孔子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是我国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材料二中的言论被他的弟子们整理成哪一著作?
(2)蔡伦在科技发明上有何突出贡献?有什么历史意义?
(3)罗盘针是何时开始在中国的海船上使用的?并经由谁传入到欧洲?
(4)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发明,中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发明还有哪些?
2.
从古丝绸之路到现今的“一带一路”,中国对外交流曾有过灿烂辉煌的阶段,也经历过风霜和雨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材料二 在中外交流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

(2)材料二中图片的人物是中外交流重要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请你从中选择一幅图片,简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及结果。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由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构成的对外开放地带。进入90年代,我国掀起对外开放的大潮。党和国家决定开放上海浦东,设置上海浦东开发区,使之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并以此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的新飞跃……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结合材料二,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依照怎样的步骤进行的?
材料一

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起点城市并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材料二 在中外交流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

(2)材料二中图片的人物是中外交流重要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请你从中选择一幅图片,简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及结果。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由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构成的对外开放地带。进入90年代,我国掀起对外开放的大潮。党和国家决定开放上海浦东,设置上海浦东开发区,使之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并以此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的新飞跃……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结合材料二,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依照怎样的步骤进行的?
3.
科学帮助并满足了战争的需要,战争的需要也同样地帮助了科学事业。大部分重要的技术和科学进展是战争的需要所直接促成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材料二 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带来了科技史上的一大进步。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战争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是自然的,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直接起源于世界大战的军事发明。
(4)基于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科技创新与战争之间有何关系?站在当今时代的角度,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
材料一 这场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写出材料中“这场革命”的名称。哪一机器的出现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据材料写出该机器给英格兰带来哪些变化?材料二 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带来了科技史上的一大进步。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世界近代现代史》
(2)据材料二写出这场战争的名称。举出一例这场战争运用的新式武器?写出现代化战争装备导致的最残酷的战役名称?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战争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是自然的,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直接起源于世界大战的军事发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何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列举二战期间美国打击日本的军事发明一例。(4)基于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科技创新与战争之间有何关系?站在当今时代的角度,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
2.选择题- (共22题)
9.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筑梦中国》解说词)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美梦 |
B.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一次国共合作 |
C.“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抗战的序幕 |
D.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耻辱 |
11.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选自《天朝的崩溃》)书中所写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2.
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上面的浮雕再现了中华民族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辉历程。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组浮雕,它反映的主题是


A.虎门销烟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武昌起义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B.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D.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
14.
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南方谈话。他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不得动摇。下列会议中,最早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是
A.中共十二大 |
B.中共十三大 |
C.中共十四大 |
D.中共十五大 |
18.
1640年在英国议会上,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这样的斗争
A.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
B.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D.掀开资产阶级革命序幕 |
21.
它将新政府分为三个部门来代替旧的一个部门,在新政府中,有一个作为立法机构的国会,同时还有一个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和一个以最高法院为首的司法部门,“它”指的是( )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1787年宪法 | D.《人权宣言》 |
22.
《大国崛起>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转变中抢了先机,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面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关于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新航路开辟,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加强了海外贸易 |
C.确立君主立宪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强国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
23.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 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
C.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 D.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