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950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7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和繁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宋朝时期,中国首次大规模从事海上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宋朝时期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材料四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1)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以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

(2)材料二中宋朝时的中国海上贸易发达与这一时期科技上哪一重大发明与应用有关?

(3)材料三中的政策是指什么?这一政策带来怎样不良的影响?

(4)材料四中的“特区”得益于哪一次会议中的重大决策?

(5)归纳上述材料中的“开放”的作用。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在我)看来这些因素(美苏)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

——摘编自H采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1)中国十四年抗战的起点是什么事件?

(2)你同意作者关于日本失败原因的分析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

   材料论述。

他一生追求的两大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面对国际权威科学家对杂交水稻宣判的“死刑”,老人带着质疑精神,开始了他对杂交水稻的创新和研究。从最初的寻找探索,到成立科研小组带头攻关,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再到两系法、超级稻……看似顺利的过程,实际上并不容易。

除了饱尝“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酸甜苦辣,在几十年的科研道路上,老人还冒着生命危险守护着他的试验田。1970年,在云南袁隆平和助手遇上了大地震,要求全部人员撤离,但他们不肯走,搭了个棚子守着试验田。

如今,杂交水稻已推广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

——摘编自《袁隆平口述自传》

(1)材料中的“老人”指的是谁?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规定非经议会同意,英国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改编自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与材料一“规定”有关的是什么文献?以这一文献为基础,英国逐渐形成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哪部法律有关?概括示意图呈现的权力运行机制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54年宪法中体现的原则?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法制对国家制度所起到的作用。

2.选择题(共24题)

5.
宋朝为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满足大众娱乐消费的商业场所是
A.瓦子B.早市C.夜市D.草市
6.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建立者是
A.耶律阿保机B.完颜阿骨打C.铁木真D.忽必烈
7.
这是明朝时期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百科全书式科学技术著作,书中强调人要和自然相协调,这部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
8.
清朝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其中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是
A.设台湾府B.设置驻藏大臣C.设置伊犁将军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9.
李侃在《中国近代史》上写道:洋务派在186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都采用机器生产。尽管当时机械化的程度不高,但毕竟开始了近代工业大生产方式。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变革。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A.揭开中国近代史序幕B.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D.开启近代工业发展历程
10.
寒假期间,某同学参观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时,了解到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因为它要提倡
A.变法图强B.实业救国C.自由平等D.民主科学
11.
1949年2月,陈毅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的经验时说:淮海战役是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2.
推翻清朝政府,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段话描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  )
A.背景B.过程C.意义D.启示
14.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
D. 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15.
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
16.
下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的一份档案。分析这组数据,你认为小岗村农民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17.
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美国总统卡特在致欢迎辞时提出:这是中美两国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得到美国的支持B.中美关系出现了危机
C.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8.
为1999年澳门回归开辟途径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
19.
《全球通史》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下列属于第三次1949年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的是
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在中国的统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
“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巴比伦B.古代印度C.古希腊D.古罗马
21.
1862年9月的一天,在美国南方棉花种植园里劳动的黑人暗中传递着一个万份惊喜的消息:他们自由了,他们可以参军了。与这个消息有密切关系的人物和文件是(  )
A.林肯和《独立宣言》
B.华盛顿和1787年宪法
C.罗斯福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林肯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2.
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的事件是
A.大化改新B.三角贸易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
23.
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宣扬了拿破仑的个人威望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4.
“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大约1万多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这则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
A.启蒙运动的意义B.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影响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25.

已知2H2O2(l)═2H2O(l)+O2(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6.
“截止2017年,中国共参加了24次维和行动,累计向刚果(金)、利比亚、黎巴嫩、苏丹等地派出3万多名维和官兵。”授权这些维和行动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B.国际联盟C.三国同盟D.世界贸易组织
27.
下图材料描述的是
A.苏联模式B.罗斯福新政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戈尔巴乔夫改革
28.
1933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一封信中写道:“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实验(国家干预)以纠正我们和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您”是指
A.丘吉尔B.斯大林C.罗斯福D.杜鲁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