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三十中学2018-2019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49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完成南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中所述,“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请问当时国家设置什么机构来管理对外贸易?当时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哪两个城市?
(3)材料二是什么时候的谚语?它们盛产的农作物是什么?
2.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重要的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必须要发展科技,不断创新,走科技兴邦之路。

(1)图一反映的是印刷方面的哪项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印刷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什么?
(2)根据图二,图三,说出与它们有关的中国古代的两项重大发明。
(3)这些古代发明经什么人传到欧洲?图二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何贡献?
(4)你对科学技术有何认识?
3.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都城或国家(朝代)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北宋的都城:东京
B.建都上京的朝代(国家):辽(契丹)
C.西夏的都城:兴庆

2.选择题(共8题)

4.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是在:
A.东晋
B.隋朝
C.南宋
D.明朝
5.
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①削弱了契丹势力
②维持了辽宋之间的和平关系
③辽宋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
④消除了民族矛盾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6.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小说所处的时代背景是
A.秦汉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7.
两宋时期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引自
A.菲律宾
B.南美洲
C.越南
D.印度
8.
宋代城市特点的论述,错误的是
A.北宋都城繁华程度超过了唐都长安
B.突破以往封闭的格局,面貌一新
C.城市的繁荣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内容
D.商业交易区和居住区截然分离隔绝
9.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①交子
②瓦子
③互市
④岁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
学习了活字印刷术后,小强做笔记如下。但有一项不确切,你能帮他挑出来吗?
A.它是最早的印刷术
B.发明人北宋毕昇
C.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比欧洲早约400年
11.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指南针运用于航海是在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