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新县桃城一中2017年七年级春季学期期中文化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46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某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今。
材料三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为唐太宗赢得了怎样的称号?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藏族祖先在唐朝时称作什么?举出唐朝与西藏地区友好往来的一个典型事例。
(3)材料三中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请分别说出建立辽、西夏、金的民族名称。
(4)通过上述史实,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
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我国古代历朝统治者所关注与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 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他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
(1)依据材料一,分析归纳唐太宗的经济思想。
材料二   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大部分水田绝收,宋真宋派人到福建取三万石(从外国引起进的)优良水稻品种,分给这些地区的农民进行播种。
(2)结合所学知识,“优良水稻品种”指的是什么?引自于哪个国家?
材料三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开始出现并流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请分析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2.选择题(共10题)

3.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
4.
“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 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
A.重文轻武B.统一文字C.独尊儒术D.创立科举
5.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 北宋—赵匡胤 ② 辽—契丹族 ③ 西夏—阿保机 ④ 金—女真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6.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
A.隋文帝B.唐太宗C.宋太祖D.宋太宗
7.
岳飞的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指的是:
A. 匈奴统治者    B. 女真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党项统治者
8.
两宋时期是多元化碰撞与交融的时期,下列史实能反映该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
A.楚汉之争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澶渊之盟
9.
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米饭,而中国历史上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在哪个朝代?( )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0.
刷卡消费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时尚,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B.北宋的交子
C.唐朝的开元通宝D.南宋的交子
11.
***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一代天娇,成吉思汗”是指( )
A.铁木真B.忽必烈C.努尔哈赤D.皇太极
12.
1276年,因元军攻占都城而灭的政权是( )
A.辽B.西夏C.金D.南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