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某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今。
材料三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为唐太宗赢得了怎样的称号?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藏族祖先在唐朝时称作什么?举出唐朝与西藏地区友好往来的一个典型事例。
(3)材料三中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请分别说出建立辽、西夏、金的民族名称。
(4)通过上述史实,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某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今。
材料三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为唐太宗赢得了怎样的称号?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藏族祖先在唐朝时称作什么?举出唐朝与西藏地区友好往来的一个典型事例。
(3)材料三中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请分别说出建立辽、西夏、金的民族名称。
(4)通过上述史实,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
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我国古代历朝统治者所关注与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 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他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
(1)依据材料一,分析归纳唐太宗的经济思想。
材料二 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大部分水田绝收,宋真宋派人到福建取三万石(从外国引起进的)优良水稻品种,分给这些地区的农民进行播种。
(2)结合所学知识,“优良水稻品种”指的是什么?引自于哪个国家?
材料三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开始出现并流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请分析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材料— 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 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他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
(1)依据材料一,分析归纳唐太宗的经济思想。
材料二 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大部分水田绝收,宋真宋派人到福建取三万石(从外国引起进的)优良水稻品种,分给这些地区的农民进行播种。
(2)结合所学知识,“优良水稻品种”指的是什么?引自于哪个国家?
材料三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开始出现并流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请分析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0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