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29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4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开放到封闭的过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记载,当时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外交关系,首都侨居有大量外国客商、往来使节、僧侣、学者、留学生等,最多达万人以上,仅日本的遣唐使就达十多批。
宋朝时期,中西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中西交往频繁,许多外国人到中国经商、定居。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这与宋朝统治者实行的哪些措施有关?
材料二:明朝初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一艘船可容纳千人,船队白天使用指南针导航,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
(2)据材料二,分析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三: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发现:“中国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非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3)从对外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三描述的情况是清朝实行什么政策造成的?这一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4)纵观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2.
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威继光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士,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

(1)材料一中“但愿海波平”和“逐荷夷”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由材料看出与以往相比,明清时期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材料二:1683年6月中旬,……清军三路出击,经一场激战,大败郑军(台湾郑氏军队)。郑军见大势已去,只得向清军投降。8月,清军进驻台湾。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清军进入台湾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
材料三:如下图

(3)材料三图中的C地和A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分别设置了什么行政长官加强对C地和A地的管辖?清朝在图中B地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请写出该条约的名称。
(4)材料二、三的内容反映了该时期怎样的阶段特征?
3.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图二这种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貳(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成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2)材料二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该材料反映了明朝官制有哪些变化?
材料三:它的设立与雍正初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它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3)材料三中的“它”指什么?它的设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选择题(共18题)

4.
宋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A
B.B
C.C
D.D
5.
这个公元1038年崛起的少数民族王朝,以弱小的势力先后与北宋、辽、南宋、金形成三足鼎立,并迅速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推行了顶峰。这个少数民族王朝的建立者是
A.元昊
B.耶律阿保机
C.阿骨打
D.努尔哈赤
6.
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下列能体现这观点的史实是
①交子的出现
②热闹的瓦子
③景德镇的兴起
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
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
③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④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A.唐朝末年
B.北宋末年
C.南宋末年
D.元朝末年
9.
如下图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建立的是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0.
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爱国英雄,他们为了捍卫中原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是
A.岳飞和陆秀夫
B.陆秀夫和文天祥
C.文天祥和岳飞
D.岳飞和文天祥
11.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12.
瓷器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清朝时期中国著名的制瓷中心是
A.南京
B.松江
C.广州
D.景德镇
13.
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
A.《史记》B.《唐律疏议》C.《金刚经》D.《资治通鉴》
14.
它是一部科技著作,对找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科技著作是
A.《天工开物》
B.《农书》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15.
某同学准备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办一个小展览,他们收集的料中,不恰当的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雅克萨之战
16.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下列表现属于这一范围的是
①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②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成为工商业市镇
③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商帮
④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已经很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
乾隆时,内阁学士胡忠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忠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这反映了统治者
A. 设立军机处   B. 实行八股取士
C. 制造文字狱   D. 设置厂卫机构
18.
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著作是(   )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西游记》
19.
“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他们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层层堵截和追击,战胜严寒酷暑和疾病等重重困难,历时八个月,行程万余里,终于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这段文字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
C.土尔寇特部回归
D.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0.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21.
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荷兰
B.日本
C.英国
D.葡萄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