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材料四: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材料二中的A指什么?
(3)明朝的对外关系中既有交往又有冲突,“交往”和“冲突”的代表性事件是什么?
(4)你是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5)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藩市”“藩学”,还先后在广州、A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三:《天妃灵应之记》碑文记载: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材料四: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材料二中的A指什么?
(3)明朝的对外关系中既有交往又有冲突,“交往”和“冲突”的代表性事件是什么?
(4)你是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5)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清朝,西藏与中央政府联系更加紧密。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中的“靖康耻“指什么历史事件?“胡虏”指哪个民族?岳飞抗金与经济重心南移有何关系?
(3)材料三体现了元朝怎样的历史趋势?当时还有哪些现象反映这种趋势?(举一例即可)
(4)试举一例说明材料四所说的“西藏与中央政府联系更加紧密”。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选自北师大版七下《历史》教材)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清朝,西藏与中央政府联系更加紧密。
——(选自北师大版七下《历史》教材)
回答问题:(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中的“靖康耻“指什么历史事件?“胡虏”指哪个民族?岳飞抗金与经济重心南移有何关系?
(3)材料三体现了元朝怎样的历史趋势?当时还有哪些现象反映这种趋势?(举一例即可)
(4)试举一例说明材料四所说的“西藏与中央政府联系更加紧密”。
3.
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取得了灿烂的成就,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出现或得到广泛的应用。请结合下列材料,进行问题探究。
(科技史料)
材料一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覆盖)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版,持就火炀(烘烤)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平坦的磨刀石)。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2)材料二所描写的是游乐场景,颇近乎西方的万圣节,人们都戴着假面具,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燃放烟花爆竹已很盛行。“烟花爆竹”是哪一发明的应用?这一发明除了用来制作烟花爆竹,在当时还开始应用于哪一领域?
(科技图片)
材料三

(3)图一是什么?图二是罗盘针,又叫指南针,它传入欧洲后,发挥了什么作用?
(科技评论)
材料四 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那种卓越的发明”。这个发明清单被后来著名的英国生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发扬光大,称之为四大发明。
(4)材料四中的“四大发明”说的是哪些发明?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
(科技史料)
材料一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覆盖)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版,持就火炀(烘烤)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平坦的磨刀石)。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材料二 忽作一声霹雳,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烟花大起。……或就地放烟火之类,又一声爆仗,乐部动《拜新月慢》曲,有面涂青碌,戴面具金睛……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殿裹绿袍靴简,如钟馗像者。——《东京梦华录》
(1)仔细阅读材料一,写出这一科技发明的朝代和发明者。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说一说这一科技发明的优点及作用。(2)材料二所描写的是游乐场景,颇近乎西方的万圣节,人们都戴着假面具,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燃放烟花爆竹已很盛行。“烟花爆竹”是哪一发明的应用?这一发明除了用来制作烟花爆竹,在当时还开始应用于哪一领域?
(科技图片)
材料三

(3)图一是什么?图二是罗盘针,又叫指南针,它传入欧洲后,发挥了什么作用?
(科技评论)
材料四 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那种卓越的发明”。这个发明清单被后来著名的英国生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发扬光大,称之为四大发明。
(4)材料四中的“四大发明”说的是哪些发明?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
2.选择题- (共18题)
4.
960年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A.赵匡胤 |
B.耶律阿保机 |
C.元昊 |
D.完颜阿骨打 |
7.
2018年3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台湾旅行法》,严重侵犯了中国利益,助长了台独势力的气焰。三国时期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元朝时台湾正式归属中央,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A.枢密院 |
B.宣政院 |
C.澎湖巡检司 |
D.台湾省 |
11.
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女史箴图》 | B.《洛神赋图》 | C.《步辇图》 | D.《清明上河图》 |
13.
学者博宗懋认为:“世宗(注:雍正帝) 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应为( )
A.中书省 | B.市舶司 | C.锦衣卫 | D.军机处 |
14.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书中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塑造的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令读者难以忘怀。下列人物出自这部作品的是
A.林黛玉 |
B.孙悟空 |
C.宋江 |
D.窦娥 |
20.
《清史稿》论曰:“圣祖(康熙)……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创焉。”下列史实能支持这一论点的是( )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B.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
C.册封达赖喇嘛 | D.抗击沙俄侵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