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03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9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貿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垄断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航海技术条件是什么?列举两个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材料三: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3)材料三说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政府推行这一事件目的?
材料四:“……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导致“与外界隔绝”?这个政策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谈你对我国对外交往政策的认识?
2.
2018年6月9日是我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遺产日,某学校历史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组织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诗词之美)
材料一: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1)根据所学知识,请分别列举“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科技之美)
材料二: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材料三: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发展中医的内容。
(2)材料二中所说的第二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3)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耗费27年心血,编写出了哪一部药物学巨著?
(建筑之美)
材料四: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过:“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4)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3.
清朝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承载着由古及今的厚重历史,要深刻了解中国的国情,离不开对清史的研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根据所学知识,如图这一机构的名称是什么?它的设立说明了什么问题?
(思想篇)
材料二:胡奇光《中国文祸史》说:“持续时间之长,文网之密,案件之多,打击面之广,罗织罪名之阴毒,手段之狠,都是超越前代的。”
(2)材枓二所评述的是清朝的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影响?
(统一篇)
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四: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特部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族独立,事领部众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台湾于哪一年收复?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政府先后设立了哪些机构?
(4)材料四中的土尔扈特部在首领谁的率领下于哪一年回归祖国?
(文化篇)
材料五:

(5)图1、图2反映了清朝时期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很高的成就,它们分别是什么?

2.选择题(共15题)

4.
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图所示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
A.南北朝时期商业的繁荣
B.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5.
两宋时期“瓦子”的主要功能是
A.娱乐消遣
B.商品交易
C.旅客住宿
D.市场管理
6.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
7.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汉)坐而论道   (宋)站议时政 (清)跪受笔录
A.君主权力的强化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封建制度的完善
8.
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B.元朝在地方设立中书省进行有效管辖
C.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D.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9.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B.秦隋元
C.秦元明D.隋元明
10.
“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
11.
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
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
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
C.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
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看《三国演义》
12.
“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3.
明朝时期的读书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主要是因为(  )
A.政通人和,君主贤明
B.八股取士,为考取功名,言多必失
C.文字狱严酷,稍不留心,祸从口出
D.修身养性,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原理世俗之事。
14.
雍正五年,清朝始置“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清政府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设置哪一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
A.设乌里雅苏台将军B.设置驻藏大臣
C.设置伊犁将军D.安置土尔扈特
15.
2017年下半年,全国人民将喜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与此同时今年也是香港回归20周年,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愿望的是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平定大小和卓判乱
③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
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
A.布达拉宫B.长城C.故宫D.少林寺
17.
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价为“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A.山海关之战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戚继光台州抗倭
18.
“北京王麻子剪刀”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详细介绍,该书为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