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北魏、辽、金、元、清在中国的史书序列中也都成为了“中国正统”。
材料二

(2)根据“清朝疆域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清朝疆域示意图”。
材料三 (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定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材料一 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北魏、辽、金、元、清在中国的史书序列中也都成为了“中国正统”。
——摘编自李大龙《试论中国疆域形成和发展的分期与特点》
(1)材料一中,辽、金、元、清分别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材料二

(2)根据“清朝疆域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清朝疆域示意图”。
材料三 (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定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
材料四 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驻藏大臣每年五六月间奏明,轮流一人前往后藏巡视边界,操阅番兵——引自《卫藏通志》卷十二《条例》
(3)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元朝、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哪些措施?
2.
唐宋时期的经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具的改进和发明)
材料一

(1)请写出以上农具出现的朝代和名称。
(海外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 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当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航海技术的改进……也很重要。……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经济格局的变化)
材料三 三国至宋代南北城市分布示意图

(3)据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农具的改进和发明)
材料一

(1)请写出以上农具出现的朝代和名称。
(海外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 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当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航海技术的改进……也很重要。……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航海技术的改进”的表现。(经济格局的变化)
材料三 三国至宋代南北城市分布示意图

(3)据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3.
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会采取一些措施以加强君主专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部分朝代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示意图

(1)材料一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三个朝代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情况?与图1、图2相比,图3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
材料二 宋朝改革以“分权制衡”为原则,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最终缓解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材料三 清朝前期主要中央机构的对比
(3)据材料三,军机处的设立有什么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我国古代的中央机构的发展变化有何认识?
材料一 我国古代部分朝代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示意图

(1)材料一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三个朝代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情况?与图1、图2相比,图3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
材料二 宋朝改革以“分权制衡”为原则,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最终缓解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历文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2)结合所学知识,为缓解“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宋太祖在中央机构的设置上有何新举措?材料三 清朝前期主要中央机构的对比
名称 | 时期 | 组成人员 | 职责 |
议政王大臣会议 | 清初 | 满洲贵族 | 讨论决定一切军国大事 |
南书房 | 康熙时期 | 才品兼优之人 | 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
军机处 | 雍正时期 | 亲信大臣 |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
(3)据材料三,军机处的设立有什么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我国古代的中央机构的发展变化有何认识?
2.选择题- (共19题)
4.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鹏、牡丹鹏……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宋朝时人口增多 |
B.统治者重视文化娱乐活动 |
C.统治者重农抑商 |
D.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
5.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的是
A.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D.“司南”的发明 |
7.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反映了宋朝
A.重农抑商 |
B.重文轻武 |
C.商业繁荣 |
D.科举发展 |
11.
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正确的是
A.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
B.朱元璋——建立明朝,营建北京城 |
C.郑成功——七下西洋,加强中外交流 |
D.乾隆帝——抗击沙俄,指挥雅克萨之战 |
16.
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焚书坑儒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宦官专权 |
D.八股取士、文字狱 |
18.
2010年l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说明中医药文化与京剧
A.都属于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
B.都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 |
C.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 |
D.都有上千年的历史 |
21.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各有不同的特色和成就。下列文学形式与其代表人物的关联搭配不正确的是
A.唐诗——李白、杜甫 |
B.宋词——苏轼、李清照 |
C.元曲——关汉卿、马致远 |
D.明清小说——徐光启、曹雪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