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0年以前世博会一览表(部分)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的产品主要有:轨道蒸汽牵引机、蒸汽锤、高速汽轮船、起重机等。1876年,美国世博会上展出的产品主要有:电报机、留声机、贝尔电话机、照相机等。
材料二150多年来,世博会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还是全球各种文化交流的盛会,形式多样的会议和论坛对于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第一次出现了主题和主题演绎的概念。……以展示物质产品和技术为主的世博会,也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新型世博会。
——乔兆红《世界博览会与世界整体发展》
材料三1933年以来世博会一览表(部分)
——摘编自《历届世博会主题一览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世博会的特点。
(2)在许多人看来,从没有哪一届世博会像1935年布鲁塞尔世博会那样,如此迫切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需要,它被认为是世界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次盛会。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35年世博会把“通过竞争获得和平”确定为主题的原因及其意图。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现代“新型世博会”的含义。
材料一1900年以前世博会一览表(部分)
时间 | 1851 | 1855 | 1862 | 1867 | 1873 | 1876 | 1878 | 1883 | 1889 | 1893 | 1900 |
举办国 | 英国 | 法国 | 英国 | 法国 | 奥地利 | 美国 | 法国 | 荷兰 | 法国 | 美国 | 法国 |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的产品主要有:轨道蒸汽牵引机、蒸汽锤、高速汽轮船、起重机等。1876年,美国世博会上展出的产品主要有:电报机、留声机、贝尔电话机、照相机等。
材料二150多年来,世博会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还是全球各种文化交流的盛会,形式多样的会议和论坛对于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第一次出现了主题和主题演绎的概念。……以展示物质产品和技术为主的世博会,也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新型世博会。
——乔兆红《世界博览会与世界整体发展》
材料三1933年以来世博会一览表(部分)
时间 | 举办家 | 主题 | 时间 | 举办国 | 主题 |
1933 | 美国 | 一个世纪的进步 | 1982 | 美国 |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
1935 | 比利时 | 通过竞争获得和平 | 1984 | 美国 |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
1937 | 法国 | 现代世界的艺术和科技 | 1985 | 日本 |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
1939 | 美国 | 明日新世界 | 1990 | 日本 | 人类与自然 |
1958 | 比利时 | 科学、文明和人性 | 1998 | 葡萄牙 | 海洋:未来的财富 |
1962 | 美国 | 太空时代的人类 | 2000 | 德国 |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
1964 | 美国 |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 2005 | 日本 |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
1970 | 日本 |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 2010 | 中国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1974 | 美国 | 无污染的进步 | 2015 | 意大利 |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
——摘编自《历届世博会主题一览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世博会的特点。
(2)在许多人看来,从没有哪一届世博会像1935年布鲁塞尔世博会那样,如此迫切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需要,它被认为是世界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次盛会。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35年世博会把“通过竞争获得和平”确定为主题的原因及其意图。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现代“新型世博会”的含义。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有关蒸汽机的译著共有七种……均为蒸汽机类的专著,其底本分别来自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教材和英国当时广受欢迎的蒸汽机专著,其原著者有英国皇家海军的总工程师、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教授以及其他蒸汽机方面的工程师。从传播和交流的速度来看,这批译著的翻译工作和底本选择是非常先进的。《汽机发轫》译成于1868年,其底本为1855年出版;《汽机必以》译成于1868年,其底本为1865年出版;《汽机新制》于1873年出版,其底本为1864年出版;《兵船汽机》于1894年出版,其底本为1885年出版。底本的出版时间平均在翻译出版前的十年左右,且选择的都是底本的较新版本。《汽机发轫》选择的是其底本的第三版,其原作者在给海军军官和工程师提供详尽的蒸汽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结合他们在实际使用中的反馈,在书中增添了新的内容并加入了一些实例。《汽机必以》选择的是其底本的第十一版,其原作者在这一版中不仅对内容作了修订,而且增加了近一半的篇幅来介绍当时蒸汽机新进展中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并配图介绍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汽机新制》选择的是其底本的第一版,从其底本的名称便可得知,这部著作主要介绍的是新式汽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尺寸规制,书中有大量的计算公式。《兵船汽机》选择的是其底本的第二版,原作者在对内容修订的基础上,增加了复合式蒸汽机和封挑煤仓以强风力等当时在兵船上最重要的技术发明。
——孙磊、吕凌峰《江南制造局蒸汽机译著底本考》
材料二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译著活动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50—1904年间中国译著呈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你对这些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有关蒸汽机的译著共有七种……均为蒸汽机类的专著,其底本分别来自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教材和英国当时广受欢迎的蒸汽机专著,其原著者有英国皇家海军的总工程师、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教授以及其他蒸汽机方面的工程师。从传播和交流的速度来看,这批译著的翻译工作和底本选择是非常先进的。《汽机发轫》译成于1868年,其底本为1855年出版;《汽机必以》译成于1868年,其底本为1865年出版;《汽机新制》于1873年出版,其底本为1864年出版;《兵船汽机》于1894年出版,其底本为1885年出版。底本的出版时间平均在翻译出版前的十年左右,且选择的都是底本的较新版本。《汽机发轫》选择的是其底本的第三版,其原作者在给海军军官和工程师提供详尽的蒸汽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结合他们在实际使用中的反馈,在书中增添了新的内容并加入了一些实例。《汽机必以》选择的是其底本的第十一版,其原作者在这一版中不仅对内容作了修订,而且增加了近一半的篇幅来介绍当时蒸汽机新进展中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并配图介绍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汽机新制》选择的是其底本的第一版,从其底本的名称便可得知,这部著作主要介绍的是新式汽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尺寸规制,书中有大量的计算公式。《兵船汽机》选择的是其底本的第二版,原作者在对内容修订的基础上,增加了复合式蒸汽机和封挑煤仓以强风力等当时在兵船上最重要的技术发明。
——孙磊、吕凌峰《江南制造局蒸汽机译著底本考》
材料二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时期 | 译著类别 | 译著来源 | 总计 | |||||
应用 科学 | 自然 科学 | 历史 地理 | 社会 科学 | 哲学 艺术 | 英美 | 日本 | ||
1850—1899 | 40% | 30% | 10% | 8% | 3.5% | 85% | 15% | 567种 |
1902—1904 | 10.5% | 21% | 24% | 25.5% | 11.3% | 16.8% | 62.2% | 573种 |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译著活动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50—1904年间中国译著呈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你对这些变化的认识。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太和十九年在婚名族的同时,孝文帝下诏定代人姓族,诏云:“代人诸胄,先无姓族,虽功贤之胤(后嗣),混然未分。故官达者位极公卿,其功衰之亲,仍居猥任。比欲制定姓族,事多未就,且宜甄擢,随时渐铨(选拔官职)。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注:四姓”是指“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原出朔土,旧为部落大人,而自皇始已来,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职官三世尚书已上,及品登王公而中间不降官绪,亦为姓。诸部落大人之后,而皇始已来官不及前列,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三世有令已上,外为副将、子都、太守,品登侯已上者,亦为族。凡此姓族之支亲,与其身有缌麻服已内,微有一二世官者,虽不全充美例,亦入姓族;五世已外,则各自计之,不蒙宗人之荫也。虽缌麻而三世官不至姓班,有族官则入族官,无族官则不入姓族之例也。”
——摘编自《魏书》卷113上《官氏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推行定姓族改革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定姓族改革的利与弊。
材料太和十九年在婚名族的同时,孝文帝下诏定代人姓族,诏云:“代人诸胄,先无姓族,虽功贤之胤(后嗣),混然未分。故官达者位极公卿,其功衰之亲,仍居猥任。比欲制定姓族,事多未就,且宜甄擢,随时渐铨(选拔官职)。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注:四姓”是指“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原出朔土,旧为部落大人,而自皇始已来,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职官三世尚书已上,及品登王公而中间不降官绪,亦为姓。诸部落大人之后,而皇始已来官不及前列,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三世有令已上,外为副将、子都、太守,品登侯已上者,亦为族。凡此姓族之支亲,与其身有缌麻服已内,微有一二世官者,虽不全充美例,亦入姓族;五世已外,则各自计之,不蒙宗人之荫也。虽缌麻而三世官不至姓班,有族官则入族官,无族官则不入姓族之例也。”
——摘编自《魏书》卷113上《官氏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推行定姓族改革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定姓族改革的利与弊。
2.单选题- (共21题)
4.
梭伦改革之前,雅典行使的德拉古法以严酷著称、对偷窃水果、懒惰等过失都要判处死刑。人们指责它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这表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世袭贵族特权 |
B.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 |
C.推进雅典城邦立法 |
D.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
5.
“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据此推知,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列应是
A.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 |
B.机械化、网络化、电气化 |
C.工业化、电气化、网络化 |
D.技术化、科学化、信息化 |
6.
下图是一张珍藏了近五十年的“知青离城乘车证”。与该证件历史关联最密切的是


A.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
B.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
C.开始对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
D.高考制度被废止,高校停止招生 |
7.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革命。”材料表明“他们”
A.提倡人身及个性解放 |
B.尊重一切外在的权威 |
C.受到科学革命的启蒙 |
D.主张法律应体现理性 |
8.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材料中“精神的新生”的本质内涵是
A.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
B.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
C.欧洲古典文艺的复兴 |
D.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 |
9.
“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候,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材料表明德国宗教改革
A.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
B.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制度 |
C.传播到广泛的社会层面 |
D.产生了众多的新教教派 |
10.
在欧洲,最早大量出版的就是机印书《圣经》,人人手捧《圣经》独立阅读,不再需要别人的口授与解释;新教就是典型的“印刷宗教”;机印书《九十五条论纲》半个月之内传遍德国,一个月之内传遍欧洲。这些现象主要说明印刷术
A.推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 |
B.破除了民众对教会的迷信 |
C.导致近代民族国家产生 |
D.促进了欧洲文化的普及 |
11.
作为赵匡胤后裔的赵孟頫,南宋灭亡后任职于元朝;颜真卿,在平定安史之乱中为国捐躯;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20岁时对赵孟頫的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后“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无骨”,且转而开始临摹颜真卿的字体。据此推知,导致傅山临摹对象发生变化的历史原因应是
A.文人注重表现个人主观性情 |
B.中国书画同源独树一帜 |
C.明代书法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
D.明朝末年清军入主中原 |
12.
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指出,“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下列史实中,与上述材料表述不符的是
A.词成为当时文学主流形式和标志 |
B.民间兴起抒情叙事兼长的散曲 |
C.书法开始兼具审美与实用的功能 |
D.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
13.
毛佩琦教授说:“我概括明朝到清朝这个大变革有两句话,叫作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从文化演变的角度看,下列各项中符合明朝“走向活泼开放”这一判断的史实包括
①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②出现思想批判思潮
③科举演变为八股取士
④众多世情小说勃兴
①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②出现思想批判思潮
③科举演变为八股取士
④众多世情小说勃兴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14.
明朝人叶盛《水东日记》云:“今书坊(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相传,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南人喜谈如汉小王光武、蔡伯喈邕、杨六使文广,北人喜谈如继母大贤等事甚多。农工商贩,抄写绘画,家畜(蓄)而人有之,痴呆女妇,尤所酷好。”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信息不包括
A.明代小说创作繁荣 |
B.科举取士提升了百姓素质 |
C.小说读者阶层广泛 |
D.小说内容世俗化倾向明显 |
15.
“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材料中“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指哪部著作的出版?
A.《物种起源》 |
B.《社会契约论》 |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D.《纯粹理性批判》 |
16.
《上清帝第四书》指出,“窃以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中国败弱之由,百弊丛积,皆由体制尊隔之故。”“夫以不更化则危亡之急如此,能更化则强盛之效如彼,言之岂不易哉?请以土耳其、日本言之。”这反映出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
A.论证以变法图自强的必要性 |
B.批判革命党人主张的荒谬性 |
C.阐述社会自然进化的必然性 |
D.把土耳其日本作为效法榜样 |
17.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认为,“中国文字……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这主要反映出其思想观念的什么倾向?
A.厚今薄古 |
B.实事求是 |
C.极端主义 |
D.继承创新 |
18.
“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知道西方坚船利炮的厉害,才不得不奋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材料表明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潮
A.打开了近代学习西方的缺口 |
B.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端 |
C.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
D.促使清政府内部洋务派诞生 |
19.
***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中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
B.中国应采取议会合法斗争的策略 |
C.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D.中国革命的步骤必须分两步走 |
20.
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明确表示:“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打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要反对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与辛亥革命时期相比,材料表明此时孙中山的转变主要体现在
A.继续坚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关注受压迫民众的完全解放 |
C.对外明确要求反对帝国主义 |
D.强调国民革命运动的重要性 |
21.
兰斯·戈尔指出,“苏东垮台后,当全世界都相信共产主义已经都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时,邓小平却坚定地宣布了他的共产主义信仰”;法国学者夏泰宁也指出,“(此时)邓小平使中国人在思想上、观念上的最大变化,莫过于政治意识的迅速淡化和经济意识的迅速增强。”下列表述中,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
B.“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 |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D.“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22.
在某次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也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上述言论
A.主张大力发展空间技术 |
B.表明中国原子弹试爆成功 |
C.针对美、苏核垄断与核威胁 |
D.旨在强调国家信息化的发展 |
23.
新中国成立前夕,***曾充满激情地说:“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这段话旨在
A.加紧制定新中国文化建设方针 |
B.阐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
C.突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D.强调贯彻“双百”方针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