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监利县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867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6

1.综合题(共3题)

1.
   材料一: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上任分占贮货……货多资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简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

——据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1)据材料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2)据材料,中国丝绸外传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海上丝绸之路。
2.
   材料一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材料二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如下图)位于古城老城区中心地段,清朝政府曾在这里成立首座驻藏大臣衙门,供驻藏大臣办公和居住。

材料三 是时,朝廷已平三藩,定陇、蜀,收台湾……圣祖以噶尔丹势炽,即入犯,其志不在小……下诏亲征。

——魏源《圣武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被郭沫若誉为“一代英雄”的是谁?郭沫若对他做出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及清朝驻藏机构的创设有何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列举康熙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的贡献
3.
   材料一 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雍正,乾隆年间,许多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灾。
材料二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摘自《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反映清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2.选择题(共10题)

4.
《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的疆域“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管理,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5.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远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说这段话的人物是
A.阿骨打
B.阿保机
C.铁木真
D.元昊
6.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7.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儿童启蒙读物,是北宋初年一个书生编撰的。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其中为首是“赵”姓。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当时赵姓人口多
B.赵姓起源很早
C.编者姓赵
D.宋代皇帝姓赵
8.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获取黄金
B.开通殖民地
C.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D.发展对外贸易
9.
某学习小组准备撰写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他们主要查阅的著作应是
A.资治通鉴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三国演义
10.
以历史的眼光审视《红楼梦》之所以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因为
A.描写了700多位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
B.描绘了贵族府邸大观园内的世俗生活
C.展现了宝黛之间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
D.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11.
从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制发展的趋势是
A.君臣礼仪的规范
B.君主专制的削弱
C.君臣关系的融治
D.君主专制的强化
12.
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之处是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
A.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
B.打破了淸朝的闭关锁国
C.抗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D.维护了祖国的海疆安全
13.
清代一位大臣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准,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由此可以判断该大臣
A.在皇帝心目中没有地位,心生怨恨
B.完全听命于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C.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办事非常仔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