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科学技术深深影响着人类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而貌与状况。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根据材料一,说岀培根所说的“三种东西”分别是什么?
(2)请你从“三种东西”中任选一种,来谈谈它对人类产生的重大影响。
材料一 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而貌与状况。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根据材料一,说岀培根所说的“三种东西”分别是什么?
(2)请你从“三种东西”中任选一种,来谈谈它对人类产生的重大影响。
2.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1)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文学形式,请分别列举诗仙、宋词代表人物、元曲最优秀的剧作家。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与《天工开物》处于同一时期的科技巨著。(举两例)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四大徽班进京后形成的我国的“国粹”,它是哪一剧种?该剧种形成于什么朝代?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790年—,为给高宗弘历祝寿,从扬州征调了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此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屮,六班逐步合并成为著名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1)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文学形式,请分别列举诗仙、宋词代表人物、元曲最优秀的剧作家。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与《天工开物》处于同一时期的科技巨著。(举两例)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四大徽班进京后形成的我国的“国粹”,它是哪一剧种?该剧种形成于什么朝代?
3.
从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呈现了不一样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郑和的远航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的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报负?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人们是怎样评价他的?
(4)材料四是谁说的活?材料中“贵国”是哪个国家?清政府是如何管理台湾的?
材料一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为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厅”、“一片担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望末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材料四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连横《台湾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写出两个方面即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郑和的远航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的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报负?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人们是怎样评价他的?
(4)材料四是谁说的活?材料中“贵国”是哪个国家?清政府是如何管理台湾的?
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终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
材料三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材料五 浙江富户庄廷珑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书》.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参加编写、刻印和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都被处死。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六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而办理交涉事宜。
(1)材料一中朱元璋认为丞相多有小人,因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朱元璋能够知道大臣的一举一动是源于哪个机构的设置?
(3)材料三中顾炎武指出了明朝科举的危害,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是什么?
(4)材料四中所描绘的是清朝哪个机构中的工作情况?
(5)材料五反映了清朝的什么做法?这一做法有何危害?
(6)材料六反财清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的危害是什么?
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
——朱元璋《皇明祖训》
材料二 有一个故事,说是明朝时国子监祭酒宋讷某日独坐生气,面有怒容,第二天上朝时,明太祖问他昨天为何生气,宋讷大吃一惊,照实说了。明太祖叫人把检校偷着给他画的像拿来看,宋讷才人恍然大悟。材料三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四 清代二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材料五 浙江富户庄廷珑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书》.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参加编写、刻印和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都被处死。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六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而办理交涉事宜。
(1)材料一中朱元璋认为丞相多有小人,因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朱元璋能够知道大臣的一举一动是源于哪个机构的设置?
(3)材料三中顾炎武指出了明朝科举的危害,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是什么?
(4)材料四中所描绘的是清朝哪个机构中的工作情况?
(5)材料五反映了清朝的什么做法?这一做法有何危害?
(6)材料六反财清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的危害是什么?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材料二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永不清平。
材料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材料四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儿乎家喻户晓,其原型唐代高僧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他孤身一人骑马穿越八百多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黄沙漫漫的沙漠。他历尽千辛万苦,凭着坚定的信念,他川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到达天竺。
(1)材料一中的《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写出《红楼梦》中的两个人物的姓名。
(2)材料二小说的作者是谁?
(3)材料三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小说的作者是谁?
(4)材料四中著作的作者是谁?根据材料,指出唐僧的哪些精神值得肯定?(写出两个方而即可).
材料一 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材料二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永不清平。
材料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材料四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儿乎家喻户晓,其原型唐代高僧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他孤身一人骑马穿越八百多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黄沙漫漫的沙漠。他历尽千辛万苦,凭着坚定的信念,他川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到达天竺。
(1)材料一中的《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写出《红楼梦》中的两个人物的姓名。
(2)材料二小说的作者是谁?
(3)材料三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小说的作者是谁?
(4)材料四中著作的作者是谁?根据材料,指出唐僧的哪些精神值得肯定?(写出两个方而即可).
2.选择题- (共15题)
11.
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下对宋太祖的评价准确的有
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
④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了士人地位。
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
④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了士人地位。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2.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 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5.
清朝前期,出现的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吴江盛泽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城市汉口、以及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的苏州的情况,反映了当时
A.清朝很富有 |
B.严重影响了当时农业的发展 |
C.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 |
D.人口的不断增加 |
18.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和他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个口号有密切的关系
A.等贵贱 |
B.均田免赋 |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D.有田同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