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从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呈现了不一样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为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厅”、“一片担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望末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四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郑和的远航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的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报负?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人们是怎样评价他的?
(4)材料四是谁说的活?材料中“贵国”是哪个国家?清政府是如何管理台湾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7-17 12:43: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