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864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移、丁口隐瞒、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簿……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市易法的确剥夺了大商人的“较固取利”,即垄断性的商业经营,却建立了官府的垄断经营。在中国封建时代前期,桑弘羊等人实行盐铁官营,尚有打击奴隶主工商业的积极意义。而在封建时代后期的市易法,就只能阻碍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是不折不扣的倒行逆施。……每年二分市易息钱,特别是辗转加罚的罚患,使大商人都因而负愤和破产。……由于数量众多的大中小商人债台高筑,唯一的出路只能提高城市物价。……在楚州,市易务官员甚至利用饥荒,贱籴贵粜,“贩者为不行,人以乏食”。物价上涨,自然影响了都市坊郭户的生活。
——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2)据材料二,分析市易法实施后产生的消极效果,并归纳作者认为造成这些消极效果的原因。
2.
   材料一:《民法典》采纳了1789年的社会原则:个人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世俗化、信仰自由和选择职业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法典在欧洲成为法国革命的象征,不论传入什么地方,它都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

——(法)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材料二: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对拿破仑来说,最致命的是他于1812年侵入俄国时所遇到的俄国各阶层人士的激烈抵抗。这种抵抗正像冰天雪地一样,造成拿破仑大军的灾难性的毁灭。从俄国冰冻的平原上开始,拿破仑的事业便一落千丈,并不可避免地在厄尔巴岛上结束了。因而,法国革命的思想意识对其创始人发生了反作用。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制定《民法典》所起的作用。
(2)材料二中对拿破仑《民法典》的评价是否与材料一相矛盾?为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耳其独立后,掀起了“字母革命”运动,对土耳其的原有文字进行了改革。
1926年,在土耳其的《晚报》上,就字母拉丁化这个问题展开了一次读者调查,但结果是多数人表示反对。1928年6月,凯末尔命令成立了一个“语言委员会”,在很短时间里,就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出了29个新字母。1928年8月~9月凯末尔亲自到全国教授土耳其新文字,被称为“首席教师”。1928年10月1日,土耳其大国民议会通过了《土耳其字母采用和实施法》,规定自1929年1月1日起,国家机关、公司、银行、协会以及社团在其工作文件中必须使用土耳其字母。
——摘编自昝涛《“字母革命”与土耳其现代化》
材料二 不过正如亨廷顿所指出的,最重要的改革莫过于规定土耳其语的书写必须用拉丁字母,而不准用传统的阿拉伯字母,这一语言文字革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导致日后受教育的土耳其新生代实际上不能再阅读传统的经典文献,具有从文化上彻底断根的效果。
——摘编自甘阳《如何避免“自宫式”的现代化?》
(1)据材料一,概括土耳其“字母革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评价凯末尔的“字母革命”。

2.单选题(共22题)

4.
肖雪慧在《古希腊的政治遗产》中指出,雅典人面对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剧烈冲突,寻求到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使冲突各方愿意接受妥协、愿意达成均势。丹麦学者摩根斯·赫尔曼·汉森则认为:“雅典的民主不只是一套宪法制度和一套机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上述材料说明
A.雅典走向民主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B.雅典人以公平正义来解决各种冲突
C.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D.雅典民主表现为宪制和机构确立
5.
古代罗马的法学家发明了这样一条定则,即“奴隶不是人”,并把它载入《法学阶梯》之中。法学家盖乌斯和乌尔比安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奴隶即畜类,是“另一种家畜”。这主要反映出古代罗马法
A.缺乏“人人平等”的理念
B.仅保护奴隶主阶层特权
C.保护私有制的本质特征
D.公法和私法都有较快发展
6.
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指的是
A.体现民主共和的精神
B.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
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议会拥有立法权
7.
阅读下列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
标志性事件
政体
英国
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
君主立宪制
美国
1787年宪法通过
民主共和制
德国
1871年宪法通过
君主立宪制
法国
1875年宪法通过
民主共和制
 
A.美法两国政体优于英德两国
B.英德两国经济发展落后于美法两国
C.四国均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宪法
D.四国均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代议制
8.
美国制宪会议期间,汉密尔顿说:“如果在联邦的某个邦内发生民众叛乱,其他各邦就把它镇压下去,如果某一部分发生弊端,其他仍然健全的部分就能予以纠正其他。”汉密尔顿认为
A.联邦是各州的联盟体
B.联邦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C.联邦政府有绝对权力
D.联邦能够稳定国家秩序
9.
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材料中的“革命”是指
A. 君主制在英国结束
B. 英王丧失行政大权
C.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0.
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特征的是
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
11.
罗尔纲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份纲领性文件,一份是《太平诏书》,一份是《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是一个进步的农民革命纲领”。这一纲领
A.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B.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C.标志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D.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诉求
12.
下表是八国联军侵华兵力统计表。此表说明
A.当时日本是侵华的主谋
B.列强侵华达成利益一致
C.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清政府成为列强代理人
13.
漫画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评说世事,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和平方案”是指三大战役后的《国内和平协定》
B.图中人有反内战、和平建国的愿望
C.表达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D.表明作者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14.
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的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5.
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会议是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这段日记记载的事件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6.
据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和城市已进行了6次以上的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B.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
C.体现了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
D.创造性地发展了村民选举制度
17.
学者沈志华指出:及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调整外交战略,使国际“冷战”格局出现了继中苏签订同盟条约后的第二次转型。该时期“调整外交战略”的表现有
A.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B.中日建交
C.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D.中美建交
18.
有学者指出,称1945年至1991年的美苏关系为“冷战”,是很准确的。但是,现在称其为“长时期的和平”,也是符合事实的,这体现出美苏关系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
A.由二者的意识形态和武装力量实力决定的
B.导致美苏两国不同利益诉求
C.建立在二战期间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
D.决定了战后世界的长期和平
19.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这表明当时他意识到要:
A.实行西欧统一自主的政策
B.彻底消除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
C.启动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
D.确立法国在西欧的主导地位
20.
《杜鲁门回忆录》:“(1947年)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美苏战时同盟破裂
B.冷战政策就此开始
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21.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 不结盟运动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盟
22.
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23.
《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材料体现的理念是
A.中央集权B.家国一体C.君主专制D.官僚政治
24.
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
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
C.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
25.
《1873清廷礼崩乐坏元年》指出,“1858年《天津条约》签字之际,咸丰皇帝还念念不忘:‘一切跪拜礼节,悉遵中国制度,不得携带家眷’。他担心的是:一旦允许西方使节以西礼代替跪拜勤见,天子颜面尽失,将‘何以为天下共主’?”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防范西方对华的经济侵略
B.尚未有近代国际意识
C.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3.选择题(共2题)

26.实验证明,维生素B1在140℃时还不至于被分解破坏.有人做馒头时爱加过量的碱,长此以往,容易患脚气病.这是什么道理?( )
27.

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高h的平台,平台下有一倾角可调的挡板,挡板的一端与平台边缘A点的正下方B点重合。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v的速度水平推出。适当调节挡板的倾角,小球会刚好垂直撞在挡板上。已知小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球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