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对外关系的变化影响着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请列举相关史实说明。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宋朝的海外贸易所依赖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在一些重要港口设立了哪一机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材料三: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4)综上所述,从隋唐到清初,我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请列举相关史实说明。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宋朝的海外贸易所依赖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在一些重要港口设立了哪一机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材料三: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
(3)据材料三,说明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实行了什么政策?(4)综上所述,从隋唐到清初,我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材料二: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眯,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三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利之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反映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国策?
(4)结合材料四及教材指出明朝科举考试文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5)综上所述,谈谈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一: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材料二: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眯,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
材料三:宋朝读书风气很浓,人们希望用勤苦来获得学问,再以学问来打通权力之门。——萧子文《简读宋朝史》
材料四: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部编版七下历史教科书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三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利之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反映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国策?
(4)结合材料四及教材指出明朝科举考试文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5)综上所述,谈谈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建筑成就)

明长城示意图
(1)指出明长城的起止地点,并说明明长城为何而修筑。
(科技城就)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文学著作)
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
(3)明清时期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文学著作是什么?
(4)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建筑成就)

明长城示意图
(1)指出明长城的起止地点,并说明明长城为何而修筑。
(科技城就)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外国学者是如何评价这一著作的?(文学著作)
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
(3)明清时期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文学著作是什么?
(4)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 (共8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